農村俗語:竹子開花,破戶敗家,何意?什麼情況下竹子才會開花?
答案
農村老輩人總喜歡以俗語的形式,記述一些農業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經驗,其中大多數俗語言簡意賅、寓意鮮明,但也有少數俗語晦澀難懂,令人匪夷所思,其中,「竹子開花,破戶敗家」,這句俗語老話就是以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形勢在民間存在的。
那麼,竹子開花,破戶敗家,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農村老人給出的講解。
植物的開花本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植物開花是預示著果實的收穫,給予人們的是豐收的希望,是喜悅的心情;但竹子種植物的開花卻是例外,竹子開花給予人們的卻是悲觀、恐怖的氣氛。因為,竹子雖然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但竹子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輕易開花的,一旦開了花,也就意味著它的生命就要走向衰敗和死亡。因此,正因為竹子擁有這種特殊的特性,所以,在過去科學不發達的那個農耕時代,勞動人民由於知識面的限制,對竹子的生長規律缺乏認知,特別是對以竹為生計的竹農們來講,竹子在開花後就要死亡的這一自然規律是竹農們不樂見的,因為,竹農們以竹為生計,竹子死亡也就沒有了收入來源,所以,竹子開花這一景象的出現,在過去貧窮的年代也就意味著家庭將會破敗了。
那麼,竹子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開花呢?看看植物學中給出的答案。
植物學中表明:經植物學家研究認為,竹子在以下這兩種情況下會出現開花的現象,一是:在種群衰老的情況下,竹子會為了它生命的繁衍,便會開花結種,續衍它的生命;二是:在外部氣候環境發生惡性變化的情況下,自身受到了惡性環境變化的影響時也會有開花結實這一現象的發生。
首先,先了解一下在種群衰老情況下,竹子開花的過程。我們只要種植過竹子的人,一般對竹子的繁衍都會有所瞭解,都知道,一般情況下,竹子的繁殖都是通過它的母株體的地下莖在地下蔓延生長的,特別當它自身養分充沛時,母株體地下莖的節間位置會萌生很多潛伏芽,然後這些萌生的幼芽便會發育形成幼竹,來繁衍生長。這種過程,我們通常也把它稱其為無性繁殖。
但是,植物和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個物種一樣,也是有生命時限的,當竹子的母株體生長到了一定的時限,它便會出現生理老化的現象,地下莖的繁衍能力逐漸消弱,漸漸就會不再具備有無性繁育的能力了。這時候,為了延續種群的存在,竹子便會啟用有性繁殖,竹子開始開花結實,通過產生種子,通過種子萌動繁育幼竹,繁育下一代,進行它的生命的延續。而竹子的生命週期一般又比較長,竹子生長的比較慢,在開花前可以生長几十年或上百年。所以,我們很多人一般是見識不到竹子開花的景像的。
在看當竹子受到或感知氣候環境發生明顯改變時,也會開啟動它有性繁殖的過程。外界環境明顯的變化是指持續乾旱、洪澇災害、森林火災、病蟲害大發生等自然因素的時候,這樣的環境改變會讓竹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威脅,為了生命有後繼,竹子便會啟用它的有性繁殖,即使沒有生長到它的生命時限,它也會迫使自己在不利的生長條下,用提前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開花結實來孕育出種子,進行它的有性繁衍,延續它的生命。
其實,不管那種因素所致,竹子開花結果後出現衰老枯死,都是為了它能更好的進行它有性繁殖的一種方式,是老植物體不惜以自身死亡為代價,以此來產生活力強的後代來適應新的生存環境,這世間創造萬物都是遵循天道而形成的一種自然規律。可以這樣說:竹子開花屬於自然界物種的自我延續,具有一定的生命意義。
只不過竹子開花,破戶敗家,這一俗語形容相對來說,是過去那個時代的人們對其有點誇大的表現,但這也是我國農村俗語的一個基本特徵,意在通過大白話,來指導我們的農耕勞作,預防避免自然災害的發生的一種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