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月季怎樣壯枝促筍?


養這麼多年月季,算是略有些經驗了,我覺得壯枝促筍對於不同品種,不同大小的苗,還有不同狀態的月季,都應該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生長速度慢的品種

比如是格陵蘭,瑪麗,友嬋,蜻蜓,門廊這些本身生長速度慢的月季,就不能隨意使用促筍方法。

1、不要輕易修剪

蜻蜓一修剪,特容易僵苗,所以下刀需謹慎,我今年夏天就沒動,修剪殘花就行了,冬天再控制株型。

2、不要讓小苗開花

門廊是短枝開花,花一開多了,苗就不怎麼長了,如果苗不夠大,不建議留花。

愛僵苗的品種

比如紅龍,同期買的伊蕾莎斯特、馬奈啥的,都長得超級大,就是紅龍長得慢,種的地方土壤略貧瘠,僵著不長。這些品種得注意日晒,缺太陽容易僵苗,不長分枝,尤其還愛肥料,所以,地栽一定多晒多施肥多澆水。

生長速度正常的品種

這些品種生長速度快些,耐造,不管是修剪,還是施肥,都相對容易讓他們的生長速度跟上來,也容易長筍,長分枝。

常用這幾種方法促進分枝:

1、壓枝、橫拉促筍、枝條

枝條中、軟些的品種,很適合壓枝條促進筍芽、新枝條形成。比如真宙、黃金慶典、馬奈、波萊羅等這些品種,都可以壓低枝條促筍、促枝條。

這種生長旺盛的月季,壓枝長新筍更容易,看花友花式壓枝。

2、抹芽、掐筍

比如蒙娜麗莎芽點多,比較愛盲芽,所以得把小些、弱一些芽點(下圖綠色箭頭那個芽就沒必要留了)給抹了,營養集中供給給壯一些的芽,才能長好。

筍是同樣的道理,我的黃金慶典特愛長筍,我上班忙,然後弱的、強的筍一起上,長得亂七八糟的,回家趕緊把弱的全修剪,抹了。

3、傾倒斜放盆

像是很多月季,枝條本身就硬,一使勁往下一拉,就嘎嘣斷了,這一型別的月季如果是盆栽,就特別合適把盆倒著放,打破了頂端優勢,這樣也可以促進新筍枝和枝條。

可以用下圖這種別枝器,固定月季枝條,月季枝條就會壓低了。

4、打頂勤摘花

春夏秋適合打頂,也是為了打破了頂端優勢,且適合生長健壯的灌木,大筍打頂促進分枝,大多越強壯的筍,打頂位置要更低一點,壯筍後勁足,到時候生長的高度,和其他枝條高度就接近了,同一高度開花也更好看。

下圖是U型壓枝,效果棒棒的

盲芽形成,且枝條已經很長,施肥讓盲芽變花芽已經很難了,這時候就要打頂,讓新芽重新生成,短且弱盲芽多的話,直接剪了不留。另外,要及時施肥,讓芽點順利長出。

下圖是花友們花式壓枝方法,佩服,用了各種不同神器

5、冬剪

灌木冬天修剪,一般是為了促進分枝,控制株型,

藤本月季冬天橫拉、修剪,留下一級二級枝條,這樣盲芽也少,再橫拉捆綁好,春天就有很多新枝條,也容易長筍,花量也大。

花友壓枝示範,促進新筍,新芽。

6、施肥

枝條不夠壯、葉子薄黃,一般都是缺肥,這時候肯定分枝差,筍也少,一般都是用氮磷鉀均衡肥,加上些微量元素就更好了。

7、扯葉子

你需要低位一些芽,或者某部位需要芽,就可以把那個地方的葉子都給摘了,結合施肥,這個沒葉子的地方,芽點更容易萌發新枝條,效果很好,群裡花友已經驗證過了。

8、地栽

地栽王道,這毋庸置疑,有條件我都地栽,長得慢的也比盆栽容易出筍,主要是照顧起來比盆栽省事。

9、別缺水

不管是地栽,盆栽,月季一缺水,新長得筍都容易盲芽,盆栽缺水苗小了還容易乾死了。

另外,淋雨最容易長大筍了,我下雨的時候,盆栽也讓淋淋雨,感覺長的都快了。當然下雨時間太長,愛黑斑品種就得注意下不能久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