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灌木月季盆栽木質化了,冬季剪禿,請問高手,怎樣才能抽新筍、多冒芽?


先不講你的抽新筍多冒芽問題,先講講你的冬季剪禿是否合理。

首先不確定您的苗是小苗還是大苗,是大花類的還是豐花類的灌木月季,不是所有的月季都適合剪禿的。

灌木月季也分豐花類和大花類,豐花類就需要很多的枝條來開花,而大花類由於花朵大而花朵數量較少,只需要從底部長四五個粗壯的強筍就行。

如果是皇家胭脂等大花月季,也是可以剪禿的,但豐花類的月季並不適合全部剪禿。

因豐花月季的花量較大,需要較多的枝條,所以至少要保留三到四個主幹,每個主幹上留三到四個芽點,這樣從基部發出一些強筍,再加上主幹上發出的十幾個枝條,就可以保證一個較大的花量。

如果豐花月季一旦剪禿,難道要讓它從基部發出十幾個強筍嗎?這有點不現實吧。從基部發四五個強筍已經非常不錯了,對大花月季來說已經足夠,而對豐花月季顯然花量就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所以,豐花類灌木月季大苗,剪禿不是最理想的方案。

而對於一年生的小苗,或者所有枝條都小於6mm的,可以剪禿。但也要至少保留5cm以上,以防止黑杆傷及芽點。

您可以查閱一些苗圃的修剪視訊,如天狼月季,看一下他們大苗的修剪,是否將月季全部剪禿?

下面再來說一下如何促發更多的芽點萌發。

首先冬剪一定要避免傷流,一旦出現傷流,儲備的營養會大量流失,對筍芽的抽出極其不利。

其次,冬剪以後,埋入適量發酵好的有機肥,給早春芽點萌發提供足夠的營養。

再者,在芽萌發到長出三片真葉之間,用速效的水溶肥澆灌兩次,可以讓植株快速的得到營養補充。

等出真葉以後,既可施用氮磷鉀均衡的複合肥。

只有芽點萌動時給予充足的營養,才能抽出更多更有力的強筍。但芽點過於密集也並非好事,營養分散會導致很多的盲枝出現,所以還要清理掉一些過密和瘦弱的芽點。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經驗,無抄襲,無搬運。若有不對,歡迎各位花友給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