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果樹是秋季栽培好,還是春季栽培好呢?


「農大知事」來幫助回答這個問題。農大有多年的園林管理工作經驗,擅長於樹木的栽培與管理等技術,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果樹究竟是秋季栽培好還是春季栽培好?這個話題也一直困擾著不少人,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認為,春季也正是植樹節的時候,大家往往都會想到春季是栽樹的最好時間。農大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說春季栽樹比較好,並不完全正確,下面就看看農大的個人觀點,供參考。


春季的樹木正處於萌芽狀態,果樹木也是經過了一個冬季,營養成分的消耗也都差不多了。另外,春季這個時間階段雖然說天氣逐漸轉暖,但是土壤的溫度回升還需要些時日,在春季進行移栽的話,往往會出現樹葉萌發展放,但是由於土壤溫度偏低,根系的功能恢復的較慢,當樹葉把營養成分吸收之後,根部的營養成分又供應不足,往往也就是導致果樹「回芽」枯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春季對果樹進行移栽以後,在後期的生長期之內,又是病蟲害的高發期,特別是對於新栽種之後的樹木,其嫩芽嫩梢又都是病蟲害容易侵害的物件,因此,春季栽樹對於病蟲害的防治又加大了投入。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不適宜春季栽培,對於一些耐寒性較差的樹木,可以選擇在春季進行栽種,避免冬季樹木成活期受到凍害。

農大為什麼更加傾向於在秋季進行樹木移栽呢?這主要是根據秋季氣候的變化特點,比較適合果樹木的生長與發育。秋季到來,太陽光照的強度逐漸的降低,氣溫也就會慢慢的下降,土壤的溫度與溼度受到夏季的影響,也正好處於適合果樹生長的條件

再則,進入到秋季之後,大部分的果樹木就逐步的開始落葉,進入到休眠期間的準備,這時的樹苗經過夏季的生長,營養成分積蓄豐盈,栽種下的果樹,基本上已經是進入了休眠期,對營養成分的需求也大大的降低了,但土壤適宜的溫度與溼度,也正好促進新栽樹木根系的活動,能夠讓原截斷的根快速癒合,並生髮新根,因此,秋季栽種的果樹木成活率,相對的來說要高出春季。

秋季植樹,根據農大原有的實踐經驗,最好在樹木落葉之後,只要是天氣不是過度的嚴寒,土壤的溫度沒有太大的下降,即便是進入初冬,也還是可以進行果樹的移植的,在秋季移栽的果樹,雖然地表上面部位的枝幹已經進入到了休眠期,但它的根系還在土壤內活躍的生長,是非常有利於促進開春之後果樹的萌芽。但是也需要注意,對於天氣過度嚴寒的地區,冬季影相應的做好防寒措施還是很有必要的。

秋季栽樹還需要注意的事項是,栽種之後要把土壤踏實,水要澆透,冬季前對樹坑進行鬆土,避免土壤有裂縫,到了冬季寒風的吹入凍傷根系,或產生失水乾涸現象。另外,果樹儘量做短截修剪,保留適當的枝條,防止果樹冬季或春寒出現抽條現象。

歡迎大家的收藏與分享!如果覺得農大說的有道理,麻煩您舉手之勞給點個贊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