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種在陽臺上的植物年年都會凍死一批,應該如何給植物保暖過冬?


秋天來了,冬季不遠了。

謝邀。

您這個問題,特別有意義。對於大多數花友來說,這可能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比較實在的問題。下面且聽我簡單分析一下,冬季植物是怎樣凍死的,只有明確了直接導致凍死的原因,才能做到隨機應變。如果覺得講的有那麼點點道理可以點個贊。

接下來從4個方面簡單講解一下。第一,冬季?冬季有哪些常見氣候災害?第二我國冬季氣候大致分佈。第三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花花草草還來不及說再見就saygoodbye,為什麼?第四怎麼預防凍害。

冬和常見氣象災害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冬是什麼?為什麼有冬?是什麼不重要,為什麼也不重要。但是其發展態勢對植物養護有點重要。什麼自轉公轉就不講了,簡單講冬季氣候特點。我國冬季氣溫分佈特點是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氣溫越低。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季是指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10度。

冬季風,是指季風地區冬季由大陸冷高壓吹出的風。在北半球的冬季由於西伯利亞高壓與阿留申低壓的相互作用影響而盛行西北風,即冬季風。東亞的冬季風現象最為典型,風力較夏季風強。我國冬季風來自於陸地,風向為西北風,氣候特點是低溫少雨。
東亞冬季風的異常活動不僅決定了東亞地區寒潮降溫、降雪等災害性天氣的頻次,而且會通過西風急流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

冬季常見氣候災害

  1. 寒潮: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是聚積在高緯度地區的強冷空氣,迅速南下,入侵我國,造成大範圍的劇烈降溫,並伴有大風、雨雪、冷凍等災害發生。這類天氣過程稱為寒潮或強冷空氣。寒潮是從9月至來年5月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而災害嚴重的季節是春、秋二季。

  2. 冷凍災害:當氣溫異常降低時,往往造成人及動植物的傷亡和許多物體的變形、斷裂等而引發一些事故,並導致人畜傷亡及經濟損失,這種現象稱為冷凍害。冷凍害也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可分為冷害和凍害。凍害:指近地面空氣溫度從0度以上驟然降到0度C以下,或者在冬季或早春相當一段時間的平均最低溫度低於多年平均值,而造成動植物傷亡和經濟損失。凍害包括積雪(雪災和白災)、凍雨(雨凇)、霜凍害、積冰、凍害等5種。冷害:指農作物在生育期間遭受低於其生長髮育所需的環境溫度(但仍在0度以上)的侵害,引起農作物生長期延遲,導致農業減產。冷害包括低溫害、倒春寒、寒露風等。

  3. 凍雨:是由冰水混合物組成,與溫度低於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見到的一種災害性天氣。低於0℃的雨滴在溫度略低於0℃的空氣中能夠保持過冷狀態,其外觀同一般雨滴相同,當它落到溫度為0℃以下的物體上時,立刻凍結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稱為雨凇。凍雨大多出現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內,起始日期具有北早南遲,山區早、平原遲的特點,結束日則相反。地勢較高的山區,凍雨開始早,結束晚,凍雨期略長。

我國冬季大致分佈情況

根據下面幾張圖,找到您所在位置,判斷出您適合種那些花卉。並且可參照第一條,找出您所在座標,都會有哪些冬季氣候災害,做好提前預防。

根據以上三張圖,結合您現在養護的花卉您就可以,大致判斷出是否存在某些可規避的風險。

講不出再見的花花們

為什麼植物會凍死呢?真的是凍死麼?作為主人您在默哀前必須要搞清楚的兩個問題。首先我先來剖析以下植物怎麼死的。組培裡面有一個超低溫脫毒技術為什麼零下幾十度甚至一百多度的植物組織還能培育出新植株?低溫到底破壞的是哪些細胞?為什麼木質化植株就不易受凍害,非木質化組織容易受凍害 ?

冬季給我們的感受是冷,引起的最大變化就是凍傷,而這個創傷的凶器到底是哪一個呢?有人說颳了一陣風,傷了,下了場雪,傷了。究都屬於物理傷害,不是ap哦。因為我們都不會說臥槽,今天這風有毒,把我手毒腫了,沒有吧。這物理傷害主要來自溫度變化帶來的物質屬性的變化,最常見的液態的三相變化。液體的凝固,融化,昇華。也就是,自殺。在高溫差環境植物體內液體變為固體,破壞了細胞結構,導致細胞失活,從而影響整個生長系統。第二是冬季低溫乾冷風持續吹掛,導致細胞內水分不斷昇華,變成乾屍(這種多出現在落葉植物上)。而從以上四張圖中可以看出,植物的篩管組織,幼嫩的表皮,嫩芽葉片,微觀到植物的液泡都是儲存大量的液體的,而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組織最容易遭受凍害的原因。只要液體變成固體形變數不足以撐破原細胞結構,那麼植物就能熬過凍害。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黃楊這是花無缺我親自觀察過很多次的,黃楊的葉片能結冰變厚2倍左右,照樣能存活下來。我們在來看它的葉片結構,以及生長習性。黃楊敏感天太熱不長,溫度一開始降溫,就開始抽回原葉片內的養分供給到新芽上。我所在長江三角洲,時間是9月左右就開始明顯觀測到頂芽膨大,現有葉片生長緩慢至停滯,到冬季葉片就非常扁平,且溫度越低葉子越黃,區域性還會呈現紅色,這說明葉綠素已經被破壞死了,剩下的則是類胡蘿蔔素就顯黃色葉片,發紅則說明花青素含量較高,但就是葉綠素失活。也就是在扁平且葉面革質,一來液泡中液體基本抽回,二來革質可降低昇華和蒸騰效率。所以,綜上我們,就可謂知己知彼,準備打生長啦,再也不用擔心花花們不辭而別了。

如何預防凍害

通過第三點的簡單講述,相信大家也能解開很多疑惑。比如說木質化就可以降低凍害風險,再比如有人說自己多肉再露天自然過冬,風霜雨雪都不怕。有的說加水過冬,有的說保持乾爽,都可以解釋得通了。那麼從上面分析我總結兩個方面去解決凍害這個問題。一個是外部環境的可控制,第二是內部因素植物自身調節,讓它具有一定禦寒能力。二者結合一起操作,請大聲吶喊:在來三個月的冬天!

外部環境可控

顧名思義我們要的叫儲存溫度,大家切記是儲存溫度,和您風度一樣。而不是什麼加溫,增溫,nozuonodie。冬季溫度趨低,並不全是壞處,這恰恰能幫您安全度冬,溫度保持在0-10度之間,植物只會長勢低迷,休眠嘛,不至死,但是假如您作,非要搞個暖風啥吹幾天可能沒問題,但是一旦打破植物代謝的靜態平衡,寒潮一來,立馬死翹翹。所以就衍生出了大流,用水。

  1. 眾所周知,水是最好的冷凝劑,冰點剛剛好是0度,也就是在給土壤灌水後,根系所在環境最低是處於0度左右的,本可能低於這個這個值,也就防護了根系免受凍傷,而根系室友強大的韌皮保護內部篩管組織,輕易不會凍爆,除了肉質根,比如吊蘭,結冰就會傷根。這就是冷封水法

  2. 水三項變化中的吸放熱情況,可帶來區域性氣候相對穩定。具體操作弄個水瓶,或者水盆,放在一個密閉環境中。可以套個塑料袋。

  3. 埋土法,冬天特別寒冷,就直接連盆,埋到鬆軟適當溼度的腐葉土中。

  4. 捆紮防護器具,什麼稻草啊棉布啊等等。這是和人穿衣服御寒一個道理。

  5. 溫室,有升溫裝置,且能保持溫差不特別大。現在常見溫室有太陽能的,電力的,火力的,主要轉化還是通過加熱水,管道布在設施內。還有轉化成蒸汽,在管道內流通。

  6. 煙霧法。這個在生產上意義比較大。造煙過程升溫,一到低溫就開始生煙。優點是成本低,且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有利於光合作用。所以冬天大棚草莓品質提升和這個也有關係。危險就是風險係數高。本人也有耳聞,15年本地區有一段零下10-零下8度的時候,這家種植戶,凌晨去點菸,全軍覆沒。全家都一氧化碳中毒。

內部自身因素調整

內因呢,就比較晦澀了,也講究技術,主要圍繞改善植株生長狀況,兩個指導原則,一是改變內部液體的成分,從而降低冰點。第二,長勢控制,儘可能長勢中庸,並且在冬季來臨前正常進人休眠或者迫使進入休眠。

  1. 講到內部成分那就是牽扯到肥料的使用。在秋季生長後期,要避免氮肥的過多攝入,偏向其他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

  2. 避免氮肥的過度攝入就是,避免徒長,在寒冷來臨前進入植株大部分要木質化或者半木質化,而那些徒長的幼嫩組織統統都會被凍傷。

  3. 秋季,應該讓植株儘量去感受,溫度的變化,從而促進休眠。要麼就一直襬在家裡恆定的位置,不要在冬日隨意改動位置。

  4. 修剪,幼嫩組織全部減除,葉片剔除。(前提要秋季就在室外讓它感知溫度變化)或者直接砍頭留根在,為明年生長續命。就像割韭菜一樣。冬天韭菜容易受冬,所以就是割了用有機肥覆蓋,第二年頭一茬會非常肥嫩。

注意

冬季不要輕易去改變室內花卉擺放位置和經常的去擾動它的環境。除了正常補充盆土裡流失的水分。其次就是開篇講的,不僅有凍死的原因,還有就是水泡死的,根系手水分過多,損傷,所以在春季溫度回升根系開始活動時就容易感染病害,掛掉。所以冬季要及時清理病枯枝和消毒。

然後最重要的是出現凍傷怎麼辦,出現凍傷後,及時減除凍傷組織,並且用特定的傷口癒合劑分住傷口。在給植株裹上棉布,套上塑料袋。


好又囉嗦完了,1,2,3點是參考意義,結合123找到自己所在位置,選擇合適的養護方法。這個冬天,不會長。覺得講的不錯的可以點個贊,更多關於植物養護知識的可以關注陌上花無缺。謝謝大家

宣告: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版權利害關係,請聯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