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花草,養著養著就養死了,心疼。怎麼知道缺水了或水多了?還要注意些什麼?謝謝?
答案
養花,澆水就是其中的一大學問,對於初學者來說,是要交付一定的學費的,一方面是你不瞭解每一種花卉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也不懂澆水是一個變化的過程,同樣的一盆花在生長旺盛期和休眠期對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樣的一盆花,在春夏秋冬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對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儘管澆水難掌握,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尋。
澆水總的原則就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見幹見溼或乾溼相間,溼讓花卉植物既得到水分的補充,幹能讓根系得到很好的呼吸。
乾的狀態很好理解,就是盆土表面有點發白,就表明可以澆水了,除了觀察盆土還可觀察植物的葉片,如植物缺水,葉片就會耷拉,此時就要澆水。澆則澆透的意思就是,要澆到盆地有水流出,不能澆半截水。總體來說,絕大部分花卉植物都不耐積水,所以澆水要做到寧幹勿溼。
不同的花卉對水分的需求不同,我們可以根據不同植物的根、葉、形作相應的歸納總結。
觀根:凡是肉質根的花卉,由於根系有貯水能力,需要的水分就不多,例如君子蘭、文竹、牡丹、白蘭花等花卉都是肉質根。
觀葉:凡是葉片大的植物,由於蒸發量大,需要的水分相對就越多,比如滴水觀音、龜背竹等。
觀形:凡多肉植物的需水量都很小。
澆水還要根據花卉植物的具體長勢結合不同的溫度環境而定
在花卉植物的生長旺盛期以及高溫季節,需水量都比較大,要多澆水,反之,在植物的休眠期以及冬季低溫季節,澆水次數就得澆水。
總結:澆水總的原則就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再根據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溫度以及不同的生長期來確定澆水的次數,澆水與盆土的也有一定的關係,盆土如板結,透水水能力就差,盆土既要保水又要排水好。除了澆水,很多花卉在高溫乾燥季節需要經常噴水,一是為了降溫,再就是為了增加空氣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