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為什麼感覺室內養花都養不好?室內養花該注意哪些細節?


養花的過程中,有一個新手養護的瓶頸,剛買回來的時候,開花爆盆繁花似錦,養護幾年以後就變成了「五花肉」,開始出現葉邊乾焦,黃葉掉葉,不開花或者開花零星,等不良的情況,甚至有些還出現整株死亡的狀況。這主要的就是管理不到位導致的。

花卉養護幾年以後記得適時換盆換土:

  • 花卉生長過程中,吸收了土壤裡的養分,加上澆水的時候,水中的「碳酸鈣」「氯氣」殘留在花土中。花土一到兩年就開始出現板結,鹼化,養分不足等症狀,這時候就需要更換土,改變土壤酸鹼值,讓花土更加疏鬆透氣,增加養分。

  • 花卉的根系長期的生長下,會「新老交替」新根長出,老根失去活力甚至枯死,植物在本身的基因攜帶下,老根枯死會產生很多對植物不良的細菌病菌。這時候就要做翻盆修根。換盆修根主要是殺菌消毒,以及處理老根以及環盆根,過長根系。

  • 花卉的盆上生長,那麼下面的根系也相應的生長,盆上的生長,沒有空間的限制,可以越來越大,越長越高。但是盆中的根系生長,空間受限根系生長,會擠壓花土,最後在根系的擠壓,水流帶動下,花土嚴重流失。花土沒有原有的3/5。需要以換盆的形式,增加土壤的質量。

解決方式:給花卉換盆換土時,根據植物的生長,大小,高低。選擇新的花盆。花盆要透氣透水。新的花土,建議可以使用疏鬆透氣的微酸性的,或者是中性土。換盆時注意修剪老根,過長根,根部有大傷口的及時塗抹癒合劑。

環境不適:

  • 植物生長離不開適時的光照,很多花友買回花卉的時候,盲目的將植物養護的牆角旮旯,造成了通風不好,光照不足的情況。植物在環境不適的位置養護,到出現病症,是有一段時間的,有些長達1到2年。

  • 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光照,光照根據植物生長習性不同,分為喜光,喜散光兩種植物。喜光的植物需要養護在全日照下,充分接受光照,更好的光合作用。喜散光的植物,養護在早晚能接受3到5小時光照的位置。喜散光的植物,全日照下也會出現不良病症。

  • 通風的問題是大部分室內植物的一個死亡高發區。良好的通風,可以帶來新鮮的空氣,提供葉片以及根系的呼吸。通風良好可以讓花土上下形成對流空氣,有利於根部的呼吸順暢。有利於花土的乾溼交替,加快水分的蒸發。

  • 植物生長需要適合的氣候以及溫度,一般植物大概的生長溫度在15到28攝氏度。耐高溫的植物生長的最佳溫度在20到35攝氏度。溫度過高會高溫休眠,或者被晒傷。低溫也會休眠,並且有可能凍死。在養護花卉的時候,要先了解下習性。

解決方式在養花的過程中,根據植物的習性,養護在適合植物生長的光照位置,增加空氣的流通。根據植物的耐寒,耐熱性。根據四時的光照,氣溫變化,變換養護的位置。

養分的補充:

  • 養花的過程中,離不開施肥,施肥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一般建議「薄肥勤施」寧少勿多。在給植物施肥的時候,儘量的按照「說明書」上的比例,進行施肥。但是同時也要注意,花盆大小,花土量,來參考,建議都已「薄肥勤施」。避免肥害,燒根爛根。

  • 在施肥的時候要注意「氮」與「磷鉀」會相互的發生化學作用,在補充「氮」以後,時間上最好間隔一個星期。「氮」的補充可以使用漚熟的豆餅肥,每個月2次,來促進枝葉的生長。「磷鉀」主要以複合肥,少量穴埋在花土淺土層。來促進根系的生長。「氮磷鉀」三元素使用要做到均衡。

解決方式施肥要以光合作用相結合,才能高效的補充養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很多室內的花卉,不施肥沒事,一施肥就死。這就是沒有以適時的光照,來結合施肥有相當大的關係。施肥的時候還要嚴格在植物的生長期,進行。夏末立秋時節,嚴格不施肥。

以上是根據我在花店,遇到顧客反映的問題,整理出來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上花友,交流養花經驗請留言評論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