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如何把多肉養成圖片上的這種狀態?


怎麼養多肉能讓葉片層數變多?和圖片上一樣的狀態

感謝邀請,我是老唐,一個堅持播種和葉插養多肉5年的人,分享各種養肉經驗,歡迎大家關注。

多肉植物通常要葉片如蓮座般層層緊密包裹,且顏色明豔,姿態周正才更具有觀賞性,比如下面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我來簡單說說自己的經驗。老唐地處川南逆開掛區,夏天高溫40度左右,冬天缺陽光少溫差,春天秋天40多天的連續雨天。這樣的地理環境是很難養出上圖這樣顏色的多肉,因為多肉出狀態最重要的兩個條件光照和溫差不能同時達到。雖然顏色達不到這麼極致,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多肉的形態,養到葉片層數增多,密密層層的還是可以做到的。下圖是我自己養的大普貨奧利維亞,雖然顏色跟上面的姬蓮系比不了,但葉片的包裹程度還是不差的。

那我是如何做才把多肉養出這種形態的呢?那就是控水,控水,控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都知道多肉植物原生地陽光充足,乾燥少雨,如果要想它們長的好,就需要給它們一個接近原生地的生長環境。所以一年四季我們都要給多肉植物嚴格控制澆水!

春秋兩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長季節,這兩季如果給的水太多,多肉植物通常就會顏色變綠,葉片變長,攤大餅,甚至徒長成向天再借五百年。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如何來把握這個乾透的度?老唐的做法是看外圍的葉片,如果外圍的葉片軟了,有點耷拉了,那就到乾透的程度了,趕緊澆水吧!如此反覆,多肉植物就會提醒自己會有乾渴的危險,然後拼命給自己葉片儲存水分,葉片就會長的又短又密又飽滿。但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要等葉心的葉片都軟了再澆,這樣會把多肉的根乾死了,這反而是揠苗助長,適得其反了。夏天和冬天多肉植物會休眠或者長的相對慢一些,水分需求沒有那麼多,但更要控水,否則不但會攤大餅徒長,還可能會化水黑腐。

除了控水當然光照也是少不了的,春秋冬三季有多長的光照就給多長時間的光照,夏季高溫適當的遮陽,但也不能一點陽光都不晒,早上和傍晚的陽光還是要晒的。控制了水分和光照,就算多肉顏色達不到圖上一樣,起碼形態不會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