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夏日炎炎,如何讓多肉安然過夏天?


聽說多肉最怕的就是夏天,好怕自己家的多肉死了,夏天這麼熱,該怎麼讓多肉安然度過呢?

首先,給多肉準備一個避暑勝地,又通風又涼爽還能沐浴一點點清晨陽光落日餘暉,那度夏都不算事了,可惜想要這種環境,可能得生對地方。雖然上述的條件是想得美,但最基本的一些條件還是得想辦法滿足,不淋雨(雨後暴晒很要命),不暴晒(你覺得被照會很不爽的時候,多肉多半也是不愛晒的),通風。想讓多肉植物安全度夏,得先整出這麼個地方,也許你需要用到遮雨板,遮陽網,電風扇這些東西。

  接著,你要對你的多肉植物進行下分類,不用太在意什麼冬型種夏型種,就按一種模式區分是皮實還是脆皮,像小紅衣、靜夜、瑞典魔南、小藍衣、五十鈴玉、春之奇蹟為代表的度夏困難戶就儘量給頭等艙的位置。一些皮實(很多普貨都能算是),給的位置就能隨便點,譬如給困難戶遮點陰,日常的養護過程中其實就可以感覺到那些肉皮實好養,那些肉要多上點心。

然後,優化下多肉自身情況,把拖後腿的東西清理下,一些枯葉(一旦悶潮,病菌,小蟲的絕佳滋生地),花箭(消耗營養不說,還容易招蟲),如果整個杆子爆滿了小崽,譬如玉蝶為代表的,可以以造型為目的,剪掉一些小崽(天氣過熱,光照過強的情況下,有些黑腐往往就是從被小崽包圍的杆子開始,小環境造成了悶溼)。

  還有,準備點殺蟲藥,殺菌藥,以防萬一悲劇發生卻手頭無藥乾等,夏天是蟲害爆發的高峰期,介殼蟲蚜蟲都有可能(護花神是比較通用的殺蟲劑),甚至可能那天蝴蝶只是在你多肉停留了一下,然後就有了毛毛蟲…也可以考慮掛點黃板,黏蝴蝶大概沒什麼效果,蚜蟲、蟎類、蚊蠅類還是有效,能起到點控制作用。雖然治療黑腐沒什麼特效藥,但是抹那麼一下(多菌靈,甲基託布津和代森錳鋅之類的),也可以有點心理安慰…也有定期交替噴灑不同殺菌藥進行預防的,這個就見仁見智了,如果噴的話注意溶度比平時要更小點,夏天往往會使得藥效放大導致產生藥害。

最後,注意修改下平常的習慣,譬如大手進肉的該節制了,譬如澆水的時間最好選擇傍晚或者晚上進行,澆水的時候可以摻和點高錳酸鉀也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澆水頻率可以適當減少,如果要保險,甚至可以等多肉葉子微軟的時候再澆水。

一,夏天問題之「晒傷」「晒死」

夏季植物的死亡大多以晒死和植物感染細菌死亡為主。很多人說夏季植物要遮陽避免晒傷,其實並不是完全這樣的。

多肉植物在原生地生長在山頭戈壁上,有誰去給他們遮陽呢。加之國外對環境保護比較重視,空氣中的PM2.5含量少,相信對植物照射的更為猛烈。

當然,我並不是倡導我們不遮陽讓肉肉暴晒,野外得天獨厚的環境因素加之多年生長的肉肉根系發達,枝葉旺盛,抵抗力比我們家養的肉肉要多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在溫度高達30以上,露養環境下一定要採取遮陰措施。例如:換去晒不到正午陽光的陰涼牆角,或加蓋遮陽網等,這裡要特別提醒:不要把剛服盆沒多久的肉肉,或者根系不發達的小苗露養暴晒,小苗是最容易晒傷的。還有一個晒傷原因就是,澆水或是淋雨,然後太陽出來了火辣辣的烤一通,結果你下班回家就發現,葉片或葉心晒出疤痕來了。晒傷是不可逆的,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感染化水和黑腐。夏天的暴雨說來就來,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晒防雨的措施!

二,夏天問題之「細菌感染死亡」

在這裡,化水/悶根/黑腐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澆水過多】植物生長環境【過於潮溼】造成的,高溫高溼會造成植物鬚根腐爛形成傷口,再加上環境適宜細菌滋生植物感染,因此造成植物爛心腐爛的情況發生。

一般這種情況造成植物的死亡是不可逆轉的,如果發現得早及時解決,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這種病變是從植物主幹從內向外發生,一但你發現植物出現大面積落葉情況,挽救已經來不急了,因為植物的整個生長的支撐系統已經爛掉了。唯一希望的是能有一兩片剩下的葉子葉插成功,但根據經驗,一般這種葉子的後果都是化水

三,夏天問題之「休眠期包子效應」

很多景天科肉肉夏季超過30度就會進入休眠期,例如:黑法師/山地玫瑰。超過35度以上絕大多數都會休眠,這時候她們所呈現出的狀態,就是像一個小包子,底部葉片盡數乾枯脫落,剩下的葉片把自己緊緊包起來。用「包子」來形容多肉的形狀,是因為這樣很形象便於大家理解。「包子現象」形成的原因是很多朋友認為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植物容易脫水引起的,

但其實她們只是耐受不住高溫天氣,去睡了個悠長的午覺而已。我們只需要把露養的它們搬進陰涼處,避免陽光暴晒,給它們一個涼爽通風的環境和一點點足夠維持生命的水,這樣就夠了。到了秋天,她們會重新綻放美給你看。

四,夏天到底如何如何澆水?

不得不承認,如果多肉養護是本很厚的百科書,那麼澆水問題就是大寫加粗加黑的重點之重。澆水沒有萬用定律,如果你用雲南的澆水方法拿去澆廣東地區的肉肉,那估計分分鐘會死一片

但是其實度夏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只要把握好水量度夏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我個人不支援所謂的「度夏斷水論」,因為我不想到秋天的時候,肉肉黑腐一片或是變成了肉乾

那麼就說一下應對方式,僅供參考。

1.選用滲水量較好的植材:在植材裡混入顆粒大的植料降低植料的含水性,同時可以促進植物根部的呼吸,防止因澆水引起的潮溼和泡根。夏季上盆的植物可以適當加大土壤中的顆粒比例。

2.澆水時間,我比較喜歡晚上澆水,隨著太陽落山氣溫也逐漸降低,在傍晚時間澆水,至第二天清晨太陽升起,有足夠的時間讓水汽揮發。

3.減少單次給水量: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確保水份能在第二天早晨前蒸發掉。這樣再次避免了植物根部積水。夏季最好採用澆灌的方式,千萬不要浸盆!這樣多餘的水份可以流出去,幫助根部呼吸氧氣。浸盆的話水分真的很久都難完全蒸發。

4.通風:通風的主要目的也是去除水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一臺電扇每天從早上吹到晚上,度過夏季。夏天最主要的還是澆水後的通風!

5.採用顆粒較大不易粉化的鋪面:大顆粒植料由於其的本身性質在顆粒與顆粒之間形成縫隙,促進通風。避免蒸發的水份堆積在植物地部引起腐爛。而且還有很好的定植作用,不至於讓新上盆的肉肉東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