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35℃「燒烤模式」,多肉如何安然度夏?


多肉植物品種數量最多的三個地方分別是迦納利群島、南非西南部和墨西哥城周邊,這三個地方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基本不會超過28℃,在如此舒適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多肉植物,拿到我們的養護環境中來栽培,即使是已經繁育了好幾代,但夏天對於它們來說也是煉獄般的存在,所以我們才會覺得秋冬春三季的多肉好養,而夏季的多肉就非常難養了!

隨著7月中旬的到來,氣溫開始慢慢的升高,很多地區溫度超過35℃,直接開啟了「燒烤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多肉如何安然度夏呢?首先遮陰是必須的。在氣溫高於35℃的氣候條件下,只有極少數長期露養的普貨品種能經受住高溫烈日的炙烤,而大多數多肉品種不進行遮陰的話,輕則葉片被晒傷晒焦,重則跟上圖一樣晒到葉片化水,然後整株直接黑腐。

其次是加強通風。如果多肉是露養環境,那通風問題不大,因為室外環境通風本來就比較好,當然如果氣溫超過35℃的情況下,露養環境也可以給多肉加一把小風扇吹一下,除了能加快空氣流通之外,還有一定的降溫作用,更能降低多肉出問題的機率。室內環境養護多肉的話,一定要多開窗通風,而且氣溫高於35℃以後風扇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作用不是為了降溫,而是讓空氣流通起來。

另外是適當的控水。夏季多肉不建議完全斷水,這是我用「肉命」總結出來的經驗!去年之前我的多肉夏季都沒斷水,然後成株無一傷亡,去年嘗試不澆水,結果收穫了一大堆空盆,所以今年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養護,目前除了自己作死弄死了一棵觀音蓮老樁,其它多肉都還活著。氣溫高於35℃以後,法師、山地玫瑰等已經休眠的多肉,我會20天左右沿盆邊少量澆一次水,其它休眠不明顯的多肉,則會根據植株缺水程度選擇在10-15天左右沿盆邊少量的澆一次水,以免它們因過於乾旱而根系枯死。

此外氣溫高於35℃的「燒烤模式」下,多肉需儘量不要淋雨,否則不但容易黑腐,還容易感染煙煤病,而後者比前者更可怕,因為會大面積傳染,還容易復發,來年只要遇到高溫潮溼的天氣又會突然冒出來,讓人非常的頭疼。最後要讓多肉安然度夏,防蟲措施也必不可少,如果之前沒有給多肉使用小紫藥、小綠藥等,那就要準備好蚧必治、毒死蜱等殺蟲藥,而且平常要多巡視,因為夏季是蚧殼蟲爆發的高峰期。

嗯!我說完了!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