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那些多肉植物長得又醜又怪的,怎樣才能養好看點呢?


我的多肉植物總是葉子綠綠的醜醜的,還都是葉片往下垂的,怎樣養好看呢

景天科的多肉很多都有漂亮的顏色。景天的紅邊如何養出來,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條件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無非就是光照一定要充足。但是受居住客觀環境的影響,這個條件有時可遇不可求。多肉植物多數都擁有色彩斑斕的的葉片顏色,從暗紅、褐色、藍色、紫色到甚至黑色。這是因為植物受環境影響生成了不同的色素造成的,例如「β花青素」和「花青素」。某些多肉植物產生這一生化機制是為了過濾掉原生地強烈的熱帶陽光,或者是有選擇的栽培變種的極致表現。這些色素可伴隨光合作用產生,但有時某些色素的產生只能通過長時間強光照射,特別是含有藍色及含紫外線成份的光源照射植株,才能迫其產生這類色素。光合作用既需要紅光也需要藍光,而不需要也不吸收綠色光,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葉子在陽光下呈綠色。其實打個比喻,人晒久了也會「變色」,只不過人的「花青素」是黑色素,呵呵。 特別是景天科植物,本身對光照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家中光照條件不是太好的話,就的確很難產生色彩斑斕的葉片效果和紅邊效果。而且如果光照度極差的話,就會造成植株徒長拔高,甚至死亡。陽臺朝向的問題本身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除非搬家。彌補的辦法只能是採用人造紫外線光源來進行補光,但是作用有限。即便是人造模擬紫外線的輻射燈,也是無法完全替代陽光的全光譜紫外線的,並且這種做法十分耗電。陽光才是最低碳,最天然的「燈」。並且標準的農業大棚專用的植物補光燈/生長燈是很貴的,網上購買的許多廉價仿製產品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或者說很多都是於事無補的,要學會查閱資料進行鑑別。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羨慕家裡有朝南陽臺、露臺或者有院子的花友了,有了這個硬體條件,離養好它們就更加近了一步。如果真是十分痴迷多肉,而實在是苦於陽光照不進現實,那也可以不妨採用一點人造光源。但是請記住,補光燈只是起到補充的作用,而不要想用它來替代日光。不要到時候埋怨為什麼用了補光燈都還是沒有露天放養長得好。植物畢竟是大自然的產物,它不是櫥窗裡燈光下的展示品。 市面上的植物用補光燈很多。可以挑選含有紅光、藍光或者光譜比較全一點的植物補光燈/生長燈。如果冬季想加溫和補光同時進行的話,可以選擇爬蟲專用的UVA、UVB輻射燈,但是照射距離不要太近,畢竟它們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加溫,燈管表面溫度都是很高的,近距離照射會烤傷植物。另外白熾燈是沒有太多作用的,它主要是發射出黃白色光和大量紅外線。雖說很便宜也很容易得到,但電光轉換效率很低,不適合用於植物補光,植株長期接受這種光照會變得纖細柔弱。因此像景天科這種對日光需求量極大的植物肯定是不合適在室內白熾燈環境下養護的,即便不會死亡,狀態也肯定好不到哪去。 所以很多人發愁擔心沒有陽光養不好景天,的確是這樣的,景天跟陽光是如膠似漆的關係。 日光直射光是最佳(室外、露臺、朝南陽臺)。 在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養(非朝南陽臺靠窗處),其實也不用擔心,最多隻是沒有色彩亮麗的色素效果,只不過是綠油油的。 但是如果在中等光照度的環境養(室內亮光處),就很有可能徒長出「水蛇腰」來了。 如果長時間處於低照度的環境(遠離採光處的室內)肯定是要掛掉的。 另外,像十二卷屬的多肉植物的需光量就比景天科要小得多,它們就可以不需要全天的日光直射光,而比較適合在室內有明亮散射光的環境來養護。這是不同科屬之間習性的差別,「多肉植物」只是一個泛稱、統稱,不是一個嚴格的生物分類學上的定義。「多肉植物」包含了無數個不同的科屬,它們習性都不盡相同,不要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