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臘八節是大寒,俗語:「大寒遇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
答案
意思就是大寒和臘八節出現在同一天,因為每年的臘八節都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固定的。而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是根據太陽黃經達到三百度來判斷的,所以大寒遇上臘八節是一種巧合,而今年臘月初八也就是大寒,正好是同一天。
喝粥做尾牙
在臘八節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月」字旁的字都與肉有關,而「臘」字指的就是一種乾肉。在每年的農曆十二月,人們就會用打獵得來的肉來祭祀家裡的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稱為「合祭眾神」,又被叫做「祭臘」,而祭臘這一天就被叫做臘日。由於臘日並不是固定的,後來人們就把冬至過後第三個戍日定為「臘日」,也就是臘月初八前後,古書曾有記載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意思就是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所以臘八節其實是一個祭祀的節日,到底是祭祀什麼呢?在宋代《雲笈七箋》中說:「正月初一為天臘,正月初五為地臘,七月初七是道德臘,十月初一是歲臘,臘月初八是王侯臘。」當然這只是道教的說法,意思是臘月初八祭祀王侯臘。
「王侯臘」的意思就是五帝來判定人間福祿的時候,在那一天可以謝罪,以祈求延年益壽、祈求福祿等,並且不能聚眾歡飲,當然這只是古人的一種風俗而已。後來由於佛教的傳入,說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佛教徒為了紀念此事,就會在這一天做臘八粥。說是喝了臘八粥就會得到佛祖的庇佑。後來每年的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就成為一種民間習俗。不過喝臘八粥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臘八前一天就開始熬製臘八粥,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要喝粥,喝粥的時間不能過了中午,寓意著早上喝粥,來年糧食就能早收。「做尾牙」其實是大寒的一種習俗,由於大寒是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之後就是新一輪的開始,於是在大寒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食糯」的習俗,被稱為「尾牙祭」,意思就是用糯米制作的食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用意就是告別舊年迎接新年的意思。如今有很多公司在年尾的時候都會聚餐做「年會」,就是由「做尾牙」這個習俗發展而來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白斬雞,說是老闆把雞頭對準某個員工,就是告訴這個員工明年不用來了,這也是一種比較含蓄的表達方式。當然在宴會上,還會對錶現優秀的員工予以獎勵,重頭戲就是發年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