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婆婆95歲,能自理,固執地自己一個人生活。我們應該怎麼勸她?


"婆婆95歲能自理固執的自己一個人生活,我們應該怎麼勸他?"

這又是一個關於老人如何養老的問題,也是當前社會一個很現實的民生問題。當今社會已慢慢步入老齡社會,老人如何怡養天年,已成了為人子女無法迴避的問題,不管你正為生活奔忙、焦頭爛額也好,也不管你生活優越、時間充實也罷,都得正視老人的養老問題,好好善待老人。

一般情況下,不管老人年紀有多大,也不管兒女孝不孝順,只要老人身體尚可,能動得、吃得,他們寧可孤單的住在老家,也不太願意和兒女住在同一屋檐下,原因何在?

首先,老人的故土難離。如今的子女,為了生活,或為了更好的生活,都愛在城鎮買房置業。為了更好的照顧老人,他們又不得不將老人接去城鎮同他們一起生活。說實話,老人在當地土生土長了幾十年,熟悉的鄉情,熟悉的鄉音,讓老人不願遠離故土去面對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環境。

其次,年齡的代溝會導致生活習慣難以協調一致。年輕人好動,老年人愛靜;年輕人口味濃重,老年人味覺清淡;年輕人愛熬夜,老年人愛早起……面對如此多的生活差異,老人和子女小聚幾天還行,可共享天倫。若長時間的住在一起,自然會矛盾重重,家庭難以和諧。

再次,老人習慣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喜歡到處找點事做以活動活動筋骨,如種點小菜,撿點破爛等。因為老人艱苦樸素的勞動了一輩子,自給自足、勤儉持家早已在其腦海中根深蒂固,要他們完全放手靜休是很難做到的。老人的這些行為難免會讓子女難堪,甚至自認為面子全失……

當然,還會有更多的理由導致老人不願與兒女住到一起,恕在此不再一一述說了。

"婆婆95歲了,能自理",說明老人高壽而又身體好,這是兒女的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善待之。

"老人固執地自己一個人生活",說明老人有自己的想法或顧慮,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這很正常,也需要子女們從自身情況去反思或深入分析原因。當然,站在子女角度上,擔心老人安危,不放心老人獨自生活,接老人一同生活,既方便照顧老人,又心理安然踏實,這全在情理之中,也為有如此孝心的子女大大的點贊。

可老人的意見或心思,為人子女必須認真對待,最好順著老人的心思,讓老人開心的多活幾年。倘若違背老人的意願強行住到一起,就算天天給老人吃龍肉,老人也不會開心。

怎麼勸老人呢?其實這是個技術活,順了老人的心,一切都好說,若逆老人而為,則無解矣。

老人,不怕缺金,也不怕缺銀,他們怕的是寂寞,怕的是看子女臉色生活。多抽時間陪陪老人,多和老人家長裡短,摸準老人的心思,號準老人的脈,多陪他開心,少讓他嘔氣……時機一到,老人也會順了子女的心,皆大歡喜,有志者,事竟成嘛!

衷心祝願天下老人--開心快樂!幸福安康![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