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人居花事之發財樹的故事?


馬拉巴栗(Pachira glabra Pasq.),木棉科瓜慄屬,《中國植物誌》中記載了一種植物叫瓜慄(Pachira macrocarpa),跟它長得很像,但這兩種實際上並不是同一種植物。

▲瓜慄與馬拉巴栗的區別(圖片來源:徐暉春《瓜慄與馬拉巴栗》)

馬拉巴栗是在原產地的叫法Malabar諧音過來的。正如這充滿東南亞熱帶風情的名字一般,馬拉巴栗是一種原始生活在巴西的亞熱帶和熱帶常綠或半落葉小喬木,後來經菲律賓引種到我國臺灣和南方一些地區。

▲野生形態的馬拉巴栗

馬拉巴栗的種子可炒食,口感還相當香脆,味道介乎栗子和花生之間,擁有「美國花生」的大名。

▲馬拉巴栗的種子

因此在一開始,馬拉巴栗是作為一種經濟果樹引種進來的。它的枝幹呈紡錘形,枝條柔韌有力,線條流暢優雅;熱帶植物那特有的膨大莖基部能夠儲存大量水分和養分,十分耐陰耐旱;加之生長迅速,生命力頑強,少病害,大樹截幹後也可以迅速生長,具有製作樁景樹、盆景樹所需硬體條件;而且對光照要求也不嚴,雖喜強陽,但在弱光照下也能很好適應,因而非常適合室內栽培。後來人們就開始嘗試著將其應用在觀賞植物盆栽中,以彌補因為大部分植物在室內久不見光日就容易長不好而造成的室內觀賞植物群落空缺。

想不到藉著奇特出眾的枝葉姿態和優良的生長性狀,馬拉巴栗從一種生產乾果零嘴的果樹一躍成為了馳名中外的室內觀賞植物新寵,20世紀末期還被聯合國環評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室內觀賞花木」之一。

▲庭院裡的馬拉巴栗枝葉

▲組合馬拉巴栗小盆景

▲新興的馬拉巴栗造型盆栽

馬拉巴栗有很多別稱,上文提到了一個「美國花生」,此外還有大果木棉、中美木棉、美國土豆等等,但其中最為中國人所熟知的還是「發財樹」這個名字。

「發財樹」的叫法緣起於臺灣,目前主要流行於粵港澳臺等地。關於這個富有中國特色祥瑞氣息的名字,在臺灣坊間相傳的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儘管今天的馬拉巴栗在中國臺灣有很重要的經濟地位,光在2005年的出口收入中就達2億5千萬新臺幣。但實際上在早些年,馬拉巴栗作為觀賞植物般培植縱使已有很長的歷史,也仍未像現在這樣受到廣大歡迎和普及。到了1986年,恰逢颱風韋恩(Typhoon Wayne)襲擊臺灣,有個貨櫃車司機名叫王清富,因為颱風無法出車,就待在家中幫從事美髮工作的太太陳美華編辮子。他從編辮子中得到靈感,一時突發奇想,隨手把五棵馬拉巴栗種在同一盆子,並把它們的枝幹屈曲成麻花辮狀曲繞形態。結果馬拉巴栗「辮子」不僅生長依舊良好,而且樣式獨特,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順便帶動了美髮店的生意營收。王陳夫婦認為編織後的馬拉巴栗盆栽為家裡帶來了財運,就改稱「發財樹」。

「發財樹」後來開始受到國外一些園藝師的關注,人們對於這種改變植物株體的手法感到大為驚奇,藉此也大幅促進了臺灣對馬拉巴栗的栽植和外銷,譬如日本,由於地處高緯,並不適合馬拉巴栗生長,但市場需求量卻極大,就每年從臺灣進口大量馬拉巴栗,這為臺灣花農增了極多收益。此後經過人工編枝的馬拉巴栗便成為東南亞最普遍的觀賞植物之一,「發財樹」這個名字也由此傳播開來。

▲編織成「麻花辮」的馬拉巴栗

在中國,如同「發財樹」 這個名字一般,馬拉巴栗這種植物就像財運的象徵,人們喜歡購買它來討個好口彩:「家有發財樹,主人會發財。」尤其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從商者眾多,很多做生意的人都會在自家或辦公地點擺放一兩盆「發財樹」,有時候還會在樹枝上綁上綢帶等不同裝飾,以沾其吉祥的寓意,祈願生意蒸蒸日上。

將一盆馬拉巴栗佈置在客廳、辦公室、書房中,頓時顯現出優雅又瀟灑的熱帶風情來——如椰似棕的綠蔭,彷彿讓人一下子置身熱帶海濱;寬闊淺綠的掌狀複葉,給人清爽神怡之感;閒來觀其古樸莖幹,何嘗不妙趣橫生。

▲富有熱帶風情的掌狀複葉

▲向陽客廳裡擺放的發財樹

▲種在編織筐內的馬拉巴栗帶有一絲美式風情

▲膨大的莖稈古樸滄桑

常見的觀賞馬拉巴栗一般是將同樣大小的2~5株栽於一盆,如遇到株型奇佳或莖部碩大的,也可以單株種植一盆。盆栽的馬拉巴栗通常選用1~3米的矮生種,也有的生長到4~5米,因此也可以作為樹冠優美的庭院樹。

▲三杆發財樹盆栽

▲五編髮財樹盆栽

▲粗杆發財樹盆栽

除了美好的寓意和優良的生長習性,馬拉巴栗還是居室清除甲醛和氨的一把好手。有科學檢測,發財樹每平方米葉面積在24小時中可以清除0.48毫克甲醛和2.37毫克氨,在大部分室內觀賞植物中名列前茅。

真可謂是一種「秀外慧中」的植物。

參考文獻:

[1]盧恩聰. 室內盆栽發財樹.2007

[2]陳文. 歷久常青的馬拉巴栗.2011

[3]李冬妹 林賀生. 發財樹在廣東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討.2009

[4]徐暉春. 瓜慄與馬拉巴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