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萬能的頭條朋友們!用水缸栽蓮藕到底能長成大藕嗎,怎麼種植?


可能很多人都會這麼認為:水缸裡栽蓮藕,僅僅是為了賞葉觀花,取其觀賞作用而已。但其實,若是在農村,水缸裡栽蓮藕,可不是僅僅為了美觀,而更多的是為了取其地下根莖部分,也就是藕節,用來做菜。也就是更看重於它作為蔬菜的功能。

上了年紀的農村人應該都知道,早年可不像現在,水籠頭一開啟,水就嘩嘩地流,做飯洗衣用水全都不用愁。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家家戶戶基本都是靠挑水吃的,家中必然有一口儲水的大缸,陌上花家也不例外。

後來,家中按裝了自來水之後,那口大缸一度被用來醃鹹菜、浸年糕等,再後來就慢慢地被閒置在了院中。說實話,農村人生性節約,這麼口大缸,雖然派不上什麼用場了,但扔了肯定捨不得的,可不扔呢又佔地方。這不,父親就琢磨著將它派上了用場——用來種藕。

剛開始的時候,母親還嘲笑父親,說是種在缸裡的藕,怕是隻能當個觀賞植物養,肯定長不出像荷塘裡那樣粗壯的藕節的。但事實證明,這種在大水缸裡的蓮藕,不僅很好的完成了它作為觀賞植物的使命,而且還為我們的餐桌貢獻了不少肥美的藕節。

其實,水缸養藕並不難,它和荷塘養藕差別也不大。當然,前提是水缸得大些,要給藕節足夠的生長空間。

陌上花家的鄰居就有一方荷塘,於是,父親就跟鄰居要了些塘泥鋪在缸底,大致是鋪滿水缸的1/2就行了。栽種的藕節也是鄰居家給的,是塘藕,即深水藕,這種藕的水位大致是在30~60cm之間。

區別於深水藕的,還有一種是淺水藕,這種藕的水位相對就低了,水深只需在10~30cm之間就行。大家想要栽種哪種藕,就看個人喜好和栽藕容器的大小了。

土壤及施肥

如果沒有現成的塘泥,也可以自己配。最適合蓮藕生長的土壤是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和粘壤土,如果是菜園子或田裡挖來的土,就要先用水浸泡一段時間,還要混入些腐熟透的農家基肥。

通常,用了塘泥,或者是自己配製的並加了基肥的泥,是不需要二次施肥的。但如果肥力實在不夠,荷葉出現明顯黃葉現象,則可以往泥中少量的加些經充分腐熟過的的農家糞肥。

溫度

種蓮藕呢是要看氣溫的,只有在溫度達到15度的時候它才能發芽,生長旺盛期則要求溫度在20-30℃之間,各地氣溫差異大,具體到底什麼時間種植,這就得看當地的實際溫度了。比如,長江以南地區,大多是在三四月間栽種,而北方地區諸如北京就要延遲到5月份了。

水分

在往缸裡放種藕時,要將芽尖部分朝上,用淤泥淺淺的蓋住藕身,缸裡不用加很多水,只需水面剛好沒過泥層就行,芽尖要露出水面。因為缸體裡空間有限,所以缸裡不要放置很多種藕,視缸體的大小,一兩株到三四株即可。

等到長出立葉,需水量大了,而缸裡的水分也少了,這時就要及時往缸里加水了,水位大致加到10cm左右。再隨著蓮藕逐漸進入生長旺盛期,水位以穩定在50cm左右為宜。

選址

蓮藕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陽光,如果光照不足,會影響其光合作用,上部不利於莖、葉、花的生長開放,下部向地下部分輸送的物質不充分,根莖部分就會生長不理想。所以需要將栽種蓮藕的水缸或其它容器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每天的光照應不少於8小時。

同時,在放置缸體時,除了陽光充足,還要選個背風之處。因為蓮藕的莖杆又長又細又鬆脆,風稍大一點就易被折斷。再加上細細的莖杆上頂著一朵寬大的葉片或者一朵碩大的荷花,就更易招風被折了。

一來,失了葉片,不利於光合作用,向地下根莖部分輸送的營養就少了。二來因為莖杆是中空的,折斷後,倒伏或遇上雨水,就會有水倒灌進入,很容易使得與它同氣相連的根莖部分腐爛。
總之,用水缸種植蓮藕,只要準備好合適的水缸,選好位置,備好泥土和藕種,在種植過程注意光照及水、肥的管理,想要和荷塘裡一樣種出粗壯可口的蓮藕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