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分別是哪一句話裡面的?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分別是哪一句話裡面的,有道理嗎?
答案
農村俗語「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分別是哪一句話裡面的?有道理嗎?
「富不回鄉,窮不走親」,如果一個人外面打拼突然變得非常富有,那就不要在回到自己老家了,因為回到老家以後很難再去融入老家那種生活環境,也很難再和家鄉的親戚好友相處,就如同現在的大學生講的「進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如果一個人很親窮,那就不要去走親戚了,「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識」,有錢別人才會重視你,才會把你當成朋友,但沒有錢即使去了人家,他們我會懶得搭理,所以「窮不走親」。
「男不辦三,女不辦四」,這句俗語講的是男性不要過三十歲的生日,因為男性三十歲的時候,正是成家立業的年紀,這個時候男性剛從二十多歲生活的窘迫當中走出來,如果過生日,別人就會說這個男人沒有志向,貪圖玩樂,所以人們會說「男不辦三」;至於「女不辦四」也是這樣理解,女性四十歲處於人生的轉向期,這個時候的女性甚至會遭到家裡人厭惡,所以說過生日會不合時宜。
「富不回鄉」,雖然這句俗語講的非常有道理,但我們仍然有一句俗語「衣錦還鄉」,有錢了就應該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去做一些好事,讓家鄉的人也能夠得些利益;「男不辦三」,三十歲的男人雖然壓力大,也應該有放鬆的機會,不然總是緊繃,生活也會缺少很多樂趣,所以說對於「富不回鄉」和「男不辦三」,我們還應該有自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