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哪些植物能起到給室內加溼的效果?


如題

散尾葵

喜溫暖溼潤、半陰且通風良好的環境

花花一直在給大家科普,散尾葵綠色的棕櫚葉對二甲苯和甲醛有淨化作用,是淨化空氣的小能手,其實,散尾葵還有顯著的加溼效果,每天可蒸發1升水分,相當於室內天然加溼器。

龜背竹

喜溫暖潮溼環境,切忌強光暴晒和乾燥,耐陰

可以淨化空氣又可以加溼的植物,當然首選龜背竹。晚間,龜背竹可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質量。又因葉片舒朗美觀、造型優雅,成為各國普遍認可的盆栽之一。

虎皮蘭

喜溫暖溼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

虎皮蘭葉片堅挺直立,又容易養活,是常見的室內觀賞類植物。室內放上一盆虎皮蘭不僅能夠淨化空氣,還能通過葉片釋放水分,間接起到給室內加溼的效果,緩解秋冬室內的乾燥。

君子蘭

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

君子蘭是典型的溫室花卉,有強大的空氣淨化作用。比如,兩三盆君子蘭就能夠吸收十幾平米室內的煙霧。秋冬季節,門窗緊閉,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君子蘭還可以起到調節空氣的作用。

合果芋

喜高溫多溼,不耐寒,怕乾旱和陽光暴晒

合果芋的大葉子,不僅能吸收甲醛和氨氣,還有提高空氣溼度的作用,葉子越茂盛,增加空氣溼度的能力就越強。過冬溫度不低於10度,對環境的溼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秋冬要注意保持盆土和周圍空氣的溼度,否則會出現枯葉問題。

白掌

喜高溫多溼和半陰環境,忌強光暴晒

秋冬季節,白掌的高蒸發速度可以起到隱形加溼的效果,防止鼻粘膜乾燥。白掌喜高溫多溼和半陰環境,所以秋冬季節要經常向葉面噴水,並保持盆土的溼潤。

巴西木

喜高溫多溼氣候

巴西木屬大葉綠植類植物,葉片肥大,能夠從葉片中蒸發出較多水分,起到室內加溼的效果。秋冬季節放在室內有光線處,注意向葉面噴水,盆土半乾半溼即可,淋水過多會爛根、焦葉。

富貴竹

喜陰溼高溫、半陰環境,明亮散射光

富貴竹適宜明亮散射光,可存活於陽光少量的室內。可盆栽可水養,皆可給室內釋放溼度,被譽為「植物中的加溼器」,尤其是在私密的臥室內,效果更為顯著。注意不可直接置於空調吹到的地方,以免葉尖葉緣乾燥。

垂葉榕

陽性,喜高溫多溼氣候

一方面,垂葉榕可以吸收甲醛、二甲苯及氨氣,淨化空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室內的溼度,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幫手。忌陽光直射,冬季盆干時再澆水,小型盆栽每年4月換一次盆,大型盆栽2至3年換一次。

發財樹

喜高溫高溼氣候,耐寒力差

發財樹被譽為「天然加溼器」,百分之一的水分用來維持生命,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釋放到空氣中,給空氣提供足夠的溼度。注意秋冬應放在室內有陽光處,4天左右向葉面噴水,這樣做不僅能夠增加空氣溼度,還能使葉面更加光亮美觀。

室內空氣的乾溼度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比如,空氣乾燥會造成空氣中的灰塵、漂浮顆粒增多,細菌往往就依附在這些灰塵中,抵抗力比較低的人群就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之前小空氣乾燥還會造成身體水分流失,導致口乾舌燥,情緒低落等情況,

為了保證身體的舒適度,按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內的規定,取暖環境下,室內空氣適宜溼度應保持在30%~60%之間;夏季開空調的環境下,室內的溼度應保持在40%~80%之間;正常環境下,適宜人體的室內溼度是40%~60%之間,這樣的溼度標準才能保證我們居住環境的舒適度以及健康度。

長期且有效保持溼度的方法是使用加溼器加溼。

健康加溼很重要,推薦您使用如頓加溼系統,天然加溼,無需更換耗材,效率高,還有多重抑菌設計!人保承保,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