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龜背竹葉尖黃是什麼原因?
答案
龜背竹是系天南星科龜背竹屬常綠植物,葉片寬大翠綠有光澤,花期8~9月份,因比較耐陰,能夠放在室內進行養護,葉片能夠吸收一些室內的灰塵,能夠使室內空氣保持更清新。龜背竹的葉尖發黃原因有很多,現在已經進入冬天,富貴竹葉尖發黃,首先得從氣溫來判斷,是否是因為溫度不適造成的,至於是怎麼回事,下面小偉來談談自己的觀點。
養護環境氣溫低於5°C以下龜背竹容易被凍傷,導致葉尖或者葉片發黃
龜背竹是不耐低溫的植物,隨著季節的的變化,現在處於冬季,那麼溫度會比較低,如氣溫低於5°C的時候,龜背竹就容易被凍傷,就會出現葉尖發黃或者葉片逐漸都發黃的情況。那麼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養護環境來判斷,如是氣溫過低引起的凍害,就需要做好防護措施,才能夠讓龜背竹安全的過冬。
養護建議:如果是因為氣溫過低引起的龜背竹葉尖發黃,就需要注意龜背竹在合適的氣溫下進行生長,需要轉移養護環境養護,養護環境溫度要達到10°C以上才有利龜背竹安全過冬。如養護環境夜晚也是開著窗戶,白天富貴竹又不能夠晒到太陽,一直被寒風吹的龜背竹,就很容易被凍傷,晚上的時候就不能夠讓寒風一直吹植株,應該放在比較暖和的地方養護,白天多晒一下太陽。
除了溫度原因會導致龜背竹葉尖發黃,還有以下的幾種因素也會導致龜背竹葉尖發黃
一、土壤
如養殖了比較久的龜背竹,長時間沒有更換新的土壤,土壤板結不透氣,排水不好的情況下,也容易引起龜背竹葉尖發黃。龜背竹的根系需要透氣,而且也不耐積水,土壤板結的情況下,根系沒辦法透氣,或者有積水,根系就容易發生腐爛,葉尖就會開始發黃乾枯,最後植株枯萎。
養護建議:如是因為長時間沒有更換土壤,土壤不夠優質的情況下,造成的龜背竹葉尖發黃,就需要給龜背竹更換一份新的土壤。但是給龜背竹換盆的最佳時間應該選擇在春季,冬季的時候換盆不利於服盆,既然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還是需要進行換盆,或者給土壤鬆一下土,植株有所好轉的情況下,可等到春季暖和之後換盆。
給龜背竹換盆的時候需要注意,首先需要準備一份新的土壤,土壤需要疏鬆、透氣、肥沃、排水好,才有利龜背竹的生長。可以使用園土、腐葉土、河沙混合配製,能夠達到龜背竹需求效果,能夠讓根系健康,植株生長良好。換盆的同時,可檢查一下龜背竹的根系,如有腐爛的部分,需要全面修剪,然後使用高錳酸鉀或者多菌靈兌水後浸泡消菌,如沒有發現腐爛的根系,可以把一些細弱老殘的根系修剪,同時也需要進行消菌然後放陰涼地方晾根後才上盆。
二、澆水
平時給龜背竹澆水的時候,澆水不當,土壤長期的溼潤,或者有積水的情況下,龜背竹就容易發黃葉尖發黃的情況,而且還容易造成爛冷。但是冬季天氣嚴寒,澆水不當的時候,增加了龜背竹被凍傷的概率,也容易導致葉尖發黃。冬季澆水的時候,頻繁澆水,或者水溫太低,就容易使植株根系被凍傷葉尖發黃。
養護建議:平時給龜背竹澆水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控制好水量,一般土壤微溼潤就可以,乾透澆透就行。但是冬季給龜背竹澆水的時候,就不能夠過於頻繁,導致土壤中有大量的積水,或者長時間潮溼,就容易引起龜背竹葉尖發黃。
冬季給龜背澆水,水溫要控制好,需要和室內的溫度差不多,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或者冰冷的雨水、雪水,應該先用容器裝好,根據土壤的乾溼,乾透了之後,等水溫和室內溫度差不多再澆水,能夠防止龜背竹遭遇凍害。
總結
龜背竹葉尖發黃,出現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通常都是以上原因造成的,最主要的就是養護環境的氣溫,低於5°C的時候,就很容易葉尖發黃,轉移到比較暖的地方即可。其次就是長期沒有換土,土壤板結,冬季澆水的時候造成積水,或者水溫太低,也容易使龜背竹葉尖發黃。主要根據自身的養護情況來分析,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可根據以上相應的解決方法來解決,就能夠使龜背竹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