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大巖桐開花以後花蔫了怎麼處理掉?


大巖桐是苦苣苔科,大巖桐屬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地上莖極短,株高可25 cm左右,葉片枝條披有白色絨毛。葉片對生,肥厚,有鋸齒;花頂生或腋生,花冠鍾狀,有粉紅、紅、紫藍、白、複色等顏色,大而美麗。春秋兩季3月和8月開花,夏季是盛花時期。大巖桐開花以後怎麼處理?

大巖桐開花後會結出果實,開花和果實都屬於是繁殖性的生長。結果到果實成熟需要有很長的時間。養分的消耗比較巨大。很多花友的大巖桐夏季盛花以後接觸果實,最後耽擱了時間,導致再8,9月的時候大巖桐不開花。大巖桐開花以後,花朵枯敗,不需要等到完全乾枯,就可以將花徑修剪掉。然後做二次促進開花的準備。

第一,及時補充養分:

大巖桐修剪掉殘花以後要及時的補充肥料。前期施肥主要以含氮量較高的「豆餅肥」,豆餅肥同樣具有「氮磷鉀」等元素,但是「氮元素」的含量較高。漚熟的豆餅肥直接使施用在花土上。「氮元素」增多可以先轉化大巖桐到營養生長。建議使用一次就可以。

15天以後可以再次施肥,這時候建議「氮磷鉀」均衡施用,使用「漚熟的羊糞球」施用到花盆中,羊糞球的「氮磷鉀」含量更為均衡,肥性溫和,肥效長久。在養護花草的時候,建議可以長期以羊糞球為主要的有機肥。

第二,養護環境:

  • 大巖桐是半陰性的植物,日常在養護的時候除了保證半蔭位置,避開強直射光,要多增加溼度,生長期的時候即使是花土長期保持微溼也不影響健康。大巖桐的根系結構就像我們的農村栽種的芋頭,特殊結構有較好的耐澇性。

  • 最難掌握的增溼問題就是,大巖桐喜好高溼的環境,但是植株上的絨毛,一旦有過多的水氣,就會凝結成水珠,導致腐爛。空氣增溼的時候,最好在通風良好的位置,遇到水分凝聚成水珠,及時用紙巾吸水。噴霧的時候多在花盆面,不要對著葉片的正面噴霧。

  • 大巖桐生長的最佳溫度在15到28攝氏度之間,春季到秋季之間保持養護的位置溫度在20到28攝氏度之間,深秋到來年的2月時,最好控制在12攝氏度以上的位置上養護。不同季節的溫度改變,保證適宜的溫度,可使葉片生長繁茂、碧綠,花朵大而鮮豔。

第三,促進開花:

春季開花,夏季盛花,秋季又是大巖桐開花的季節了。經過修剪殘花以後,約40天的養護,就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對大巖桐進行促進開花。大巖桐的葉面絨毛遇水和肥水,容易腐爛,使用「磷酸二氫鉀」最好使用灌根。稀釋的倍數在1200倍到1500倍之間。

「磷酸二氫鉀」是激素型肥料,元素的補充上側重於「磷鉀」。但是其他成分能促進大巖桐的光合作用,促進大巖桐在養分吸收時的利用效率。對大巖桐有促進開花,促進繁殖性生長,延長花期的作用。

以上就是大巖桐花敗以後的管理工作,以及促進再次開發的方法。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上喜愛大巖桐的花友。交流養花經驗,請留言評論區,謝謝大家。

(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