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什麼是懶人植物?


現在多肉植物在中國十分流行,而且以「懶人植物」出名。不過,在大家養殖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大問題,家裡的小多肉不是夏天被悶死,就是冬天被凍死,查攻養護攻略就會被告知要夏天拉遮陽網、少澆水;冬天低於5℃就要拿進室內,說好的「懶人植物」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購買的市面上的多肉,大部分都是產於外國的。所謂「懶人植物」,是針對地區來說的。比如長生草,原產於歐洲中南部,所以它在夏季涼爽的歐洲就是名副其實的懶人植物,哪怕是在石縫裡都會長成一大團。但到了中國,悶熱的夏天它就受不了了,只有在雲南之類的高原地區還算無壓力。

按這個思路,我們種一些原產自我們身邊的多肉不就好了嗎?中國的多肉種類不算多,但從南到北,還真有一類原生多肉值得注意——瓦松

兩歲一枯榮

瓦松是景天科瓦松屬的植物。它經常長在瓦片之間的縫裡。中國各地的老房子屋頂上,常常長滿了瓦松。它們的葉片肉質而細長,像是松針,古人心說:「這玩意兒看著像瓦上的肉質小松樹,就叫它瓦松吧。」

常見的瓦松種類都是二年生的,就是說只有兩年的壽命。每年的樣子都不一樣:第一年只有葉子,株型緊湊;冬天,變成休眠態,葉子變短,像個松果。第二年甦醒後,開始長高成聖誕樹狀,然後渾身開出無數小花,結出果實後,耗盡全部營養,死去

養好自家瓦上鬆

在中國,瓦松相比其他進口多肉,最大的優點就是皮實。夏天完全不用遮陰,冬天放心放在室外,除了偶爾澆澆水,可以當它不存在。

最好選擇你家附近的瓦松,比如你在北京市裡,就用北京郊區平原地區的瓦松。這樣的個體最適應你家環境。如果選擇了南方的瓦松,或者北京高海拔山區的瓦松,可能就不太適應城市環境了。

瓦松最好從老房子的磚縫、屋瓦上採集(前提是徵得屋主同意),在郊區農家樂吃飯時就能把這事兒幹了。記得不要採聖誕樹狀的瓦松,那是即將開花死亡的。要採株型緊湊的一齡瓦松,或者松果狀的休眠瓦松。

瓦松是一團一團地長著的,但切記,採一兩小叢就夠了(一小叢裡包含好幾株),保護野生資源的意識要有

度過第一個冬天

我春天在北京的山裡採了一叢瓦松小苗,開始養。想想它在房頂的狀態,幾乎沒什麼土,所以我選用了小盆。土和其他多肉用土一樣,疏鬆透氣就行。園土、泥炭土、珍珠岩、煤渣隨便混一混就行,沒那麼多講究。

野生瓦松的根部常帶有介殼蟲,種之前最好用水洗洗根。種進盆後,澆透水,放在明亮但不暴晒的地方,等看到它有生長的跡象,就放在家裡最晒的位置

我是放在南面的室外陽臺上,從日出晒到日落,盛夏也是純暴晒。給別的花澆水時,順帶手澆澆它。

深秋,你會發現它的葉心長出了一團「松果」,這就是休眠葉。到了冬天,休眠葉越來越大,當變成抱緊的蓮花狀,意味著它正式進入休眠。不要管它,留它在室外,就算零下20℃也不用拿進屋,水也不要澆,它凍不死也幹不死。

生命換來的花季

第二年春天,休眠葉會明顯變大,這時就可以慢慢給水了。然後繼續暴晒。它會越長越高,最後在秋天開花。方寸小盆裡,幾棵迷你但繁盛的「花樹」非常有趣,還能引來蝴蝶呢!

結出果實後,瓦松就會死亡。但它們又在基部生出了幾個側芽,這些芽又將生存兩年,子子孫孫傳遞下去。

這回知道了吧,

「懶人植物」得找對植物,

來說說,你養過的多肉吧!

文|張辰亮

本文選自《掌中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