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玉米,如何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才可以增產呢?
答案
種植玉米,如何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才能增產?清江鶴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分享如下:
一,選擇合適的天氣及時間施藥,讓噴施在玉米葉片上的藥劑儘可能的停留時間較長。
通過長期的藥劑施用實驗證明,我們噴施在玉米葉片上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玉米葉片上停留的時間越長,玉米吸附藥劑的效果就會赿好。
因此,在給玉米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時,儘量選在陰天,或晴天的上午九點以前下午的四點以後進行噴霧,藥效發揮才好。
在晴天的中午不噴植調劑,是因中午氣溫高蒸騰作用大,藥劑在玉米葉片上的停留時間短,葉片氣孔呼吸作用減弱而效果差。相反陰天,和晴天早上九點前和下午四點後,就避免了高溫蒸騰作用強烈時段,噴施的植物生長調節就會在葉片上溼潤的時間較長,那麼葉片吸收的藥劑就會愈多。
二,讓藥液充分噴施粘附在玉米葉片上。
藥液能夠噴施在玉米葉片上並不代表能完全粘附在葉片上。
要達此目的就必須用霧化效果最好的噴霧器,用藥時適量增施一點輔助劑以增加藥劑的粘性。如有機矽,高滲氮酮,中性肥皂水和洗衣粉水以促進藥液能夠很好地滲入到玉米葉片內部。過酸過鹼的輔助劑都不宜使用。
三,要將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噴在葉面而且要噴在玉米葉背上。
把藥劑噴在葉片正面上很多人都知道,但把藥劑正反兩面都噴上,估計很多人都不太在意,認為多此一舉。
實則不然,玉米葉片背面氣孔多,組織又較為疏鬆更容易讓藥劑滲入。而且葉片背面的藥劑不容易幹,在玉米葉片上停止的時間相對來說,會更長一些更有利於植株對藥劑的吸收。
四,要選用合適的藥劑濃度。
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不同種作物上使用,濃度是不一樣的。就是同一種作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使用,濃度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情況下,在植調劑允許的濃度範圍內,濃度愈大效果赿好。常規使用濃度一般都比較接近中性,復配使用時過酸過鹼濃度都不適宜玉米吸收。使用時要根據生產需要和玉米生長不同階段,選擇最適宜濃度。
五,走出一個植調劑使用誤區。
很多農資經銷商和農資推廣者,把植調劑的作用進行誇大其詞的宣傳,結果誤導了不少玉米種植者。
要相信在目前的機械噴霧條件和種植水平下,說通過葉片噴施可以替代玉米追肥,那完全是騙人的鬼話。
噴施植調劑來提高玉米產量是以充足的基肥為保障的,這個道理是巔撲不破的,應該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