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玉米才能使玉米的穗大粒重?
答案
很多人在選購玉米種子的時候,喜歡選擇以前沒有種過的「新品種」,更喜歡沒有種過的大穗型玉米品種。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大穗型玉米棒子大,在田間「靚砣」,能夠獲得高產。所以,近年也有不少種業公司圍繞農戶的這一市場需求,研發了不少的大穗型玉米品種,如鄂玉18,登海3791,曾經的臨奧一號,海禾一號,陵玉987等。

這些大穗型的玉米品種曾經給喜歡種植大穗型玉米品種的人帶來了歡樂帶來了豐收,但亦有不乏收穫不理的人存在。有些年歲有些地塊特別高產,有些年歲有地塊特別減產甚至於絕收。這些除與種植區域的氣候不適和品種特徵相關外,其實很大程度上還與我們的栽培技術有關。比如去年種植過陵玉987這個大穗玉米品種的人都說這個品種還很不錯。
那麼如何種植玉米,才能使玉米穗大粒重呢?清江鶴認為:

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宜氣候條件的大穗型玉米品種。
以陵玉987這個大穗型玉米品種為例詳解大穗型玉米品種的特徵:
第一個品種特徵是株型好。大穗型玉米品種多為半緊湊型玉米,對光能的利用率比較高,植株田間生長勢強。如陵玉987就是一個半緊湊型的玉米品種,它的株高為250~280㎝左右,穗位在100~116㎝左右,成株期葉片20~21片,穗下葉片15~17片葉,穗上葉呈散狀。植株葉片緊湊寬大,生長嫩綠適宜稀植生長。移栽時保證畝基本苗在2500~3000株,單作田不超過3500株/畝。
第二個品種特徵是根系發達,耐肥抗倒力強。

由於陵玉987的耐肥性和豐產性,所以在種植陵玉987的時候,要選擇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種植。結合育苗移栽,田間基坑要施足底肥,早施引苗肥和拔節肥,重施陵玉987穗肥。對於保肥保墒的沙谷地,挺皰樑,紅砂土要少食多餐,保證後期不脫肥。否則,陵玉987後期會出現輕微的「禿尖」。
第三個品種特徵是大穗型玉米品種籽粒深穗軸小出籽率高增產潛力大。
如陵玉987的穗棒長約19~25㎝,穗行16~18行,穗軸2~3㎝,行粒40~45粒。籽粒黃白相間,馬齒型,千粒重326g。出籽率85%以上,在正常肥水管理條件下,平均畝產可達到643㎏,個別地塊可達到650㎏。適應性廣,綜合性狀好,豐產穩產性強。

但大穗玉米品種也有缺點,那就是在收穫期需要有較好的陽光。如遇陰雨天收穫,則易引起穗腐,果穗脫水慢,有時還引起籽粒發黴和發芽。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將收穫的玉米棒子進行「打吊葉子」才能解決籽粒發黴穗棒穗腐的問題。
綜合以上大穗型玉米品種特徵,那麼在實踐生產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保證我們種出來的大穗玉米品種穗大粒重呢?
一是要將玉米種植在土壤肥沃質地疏鬆透氣性好的腐熟菜地,林地或山地。地勢較陰,地下水位較高,士壤貧瘠之地儘量少種植。若不可避免,則需要增加施肥次數,以保證大穗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的營養供給。

二是適時播種合理稀植。大穗玉米在畝基本苗2000株時,仍可以獲得千斤以上的高產。所以要放棄「多個麻雀多個腦殼」的思維,不從數量上取勝要從質量上取勝。一般情況下,畝基本畝保證在3000株左右,即使單作也不宜超過3500株/畝。
第三是平衡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鋅肥。
施肥量可以結合田間地塊的貧瘠程度酌情增減。但是這個鋅肥一定不能少。為什麼?因為大穗型玉米品種對鋅的需求量相對普通的玉米品種而言要高得多,玉米缺鋅以後會出現「花白苗」,「禿尖」和「牛尾」,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第四就是注意玉米田間的病蟲害防控。大穗型玉米品種耐蔭性差不抗澇。種植在這些地塊易感玉米葉斑病,紋枯病(俗稱裹腳瘟),玉米鏽病。
在苗床期和大田期注意地老虎,蠐螬對幼苗的危害,在喇叭口期注意玉米螟蟲對棒子籽粒的危害,在後期防止蚜蟲(又叫天蠅)和青枯病對玉米的危害。待田間果穗苞葉70%變黃時,及時收穫晾晒,避免過熟時遇陰雨引起穗腐,造成豐產不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