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花草植物的時候,有哪些光影技巧,在攝影前期和後期上要注意啥?
答案
謝悟空推薦問答:拍攝花草植物的時候,有哪些光影技巧,在攝影前期和後期上要注意啥?
說真,這個問答題的切入點還是蠻有新意的。下面就結合原創圖片,說說實拍感受:1,拍攝花草植物的光影技巧:走到光的對面去拍。2,拍攝花草植物的前期注意點:一近一換一留意。3,拍攝花草植物的後期注意點:滿則損。1,拍攝花草植物的光影技巧:走到光的對面去拍。這是攝影中的一句老話。可以狹義的理解為:用逆光拍。也可廣義上引申擴充套件到:包括用側光等拍攝。在花草植物的拍攝中,「走到光的對面去拍」,在逆光(側光)下拍攝,能夠將花草植物的層次與質感很好的表現出來,這是在順光和散漫光下,難以達到的拍攝效果的。
數碼相機以及手機相機的大眾化,在拍攝過程中,最大的便利是可以實時的檢視拍攝效果。這一點,對有心學習攝影的初級愛好者尤其有利。邊拍邊看邊琢磨邊交流,實拍出真知。掌握好花草植物逆光(側光)下的拍攝技巧,不是很難的。下圖,手機相機拍攝。
當然,拍攝花草植物,不是隻有逆光(側光)可以拍。不同的被攝主體物件,不同的拍攝意圖需求,對光影的運用也是有所不同的。這與「走到光的對面去拍」是不矛盾的。因拍攝題材意圖需要,有選擇的用光,才是合理正確的。
2,拍攝花草植物的前期注意點:一近一換一留意。
(2-1)一近,指的是「走近一些拍攝」,這也是攝影中的一句老話。在花草植物攝影中,「走近一些拍攝」,說的是二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利用鏡頭的中長焦距,「拉近」被攝主體。二是拍攝者走近被攝主體。融合起來說,就是要依拍攝意圖的需要,利用好所使用的鏡頭焦距和最近拍攝距離,充分發揮「拍攝距離+鏡頭焦距+光圈」三者對景深綜合影響下的「淺景深」作用,利用「淺景深」所產生的模糊虛化的散景效果,為突出主體,營造氣氛,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一幅好的作品,要有一個簡潔的畫面。「淺景深」
下的模糊虛化的散景效果,便能起著化繁雜為簡練,將被攝主體烘托突出的作用。這也是「走近一點拍攝」花草植物的要義所在。下圖,手機相機「HDR」+數碼變焦拍攝《垂絲海棠花》
(2-2)
一換。說的是「換個角度拍攝」,這同樣的也是攝影中的老話。在花草植物拍攝中,「換個角度拍攝」,是讓我們多方面,多角度的觀察被攝主體,找出最符合被攝主體的展示,又符合拍攝意圖的拍攝機位與角度。如下圖,相同的一朵紫薇花蕊,不同的拍攝機位,則有不同的形態展示。
同樣,「換個角度拍攝」
花草植物,也是提醒我們觀察選擇不同的拍攝角度,以獲得與拍攝意圖相符合的拍攝的。下圖,手機相機「HDR」+數碼變焦拍攝《羊蹄甲花》
(2-3)
一留意。說的是「留意細節」。留意拍攝場景的畫面中,有無不利於被攝主體的突出,不利於畫面簡練等等的因素存在。如下圖例中的上圖,遠處模糊虛化的綠色條塊,是不利於主體的突出與畫面的簡潔的。下圖,只是做了個小小的拍攝角度變換,便避開了上圖中不利的因素。
當然「留意細節」,留意的不只是上圖例中的這一點點層面。它包含更多更廣泛的內容與層面。如:「走近一些拍攝」所產生的模糊虛化效果如何。「換個角度拍攝」後光影的變換是否符合拍攝意圖,等等,等等。
我們都知道,在攝影過程中,細節存在於拍攝的每一個環節中。這就要求我們在攝影的學習與創作過程中,自覺的培養形成:留意拍攝過程中每一環節細節的潛在意識。從某種程度上說:有意識的留意細節,是對攝影人自身的拍攝過程每一個環節的質檢過程。這不只是適合花草植物題材的拍攝,同樣適合攝影創作中大多數的題材拍攝。
3,拍攝花草植物的後期注意點:滿則損。花草植物攝影的後期細膩調整,是保證花草植物色彩準確,通透明亮,質感呈現的重要技巧。比如,過度的色彩飽和度,輕易的就降低花草植物的質感展示與觀感效果。這便是「滿則損」所說的意思。如下圖例中,上圖的草莓中,有許多部分已呈現紅色的飽和度過度且略有溢位。這就讓草莓的質感清晰度與通透的觀感,都受到影響。在上圖例的下圖中,只是做了個簡單的紅色飽和度的弱化調整,畫面中的草莓質感清晰度與通透的觀感,就得到很大的提升。
畫面色彩後期的調整,是包括了:色彩平衡,色相/飽和度,亮度/對比度,色階等等,多方面綜合性的細膩調整過程。這是需要我們有一定耐心與細心的。
本文綜述:「走到光的對面去拍」,「走近一點拍攝」,「換個角度拍攝」,這攝影中的三句老話,不僅適合花草植物的攝影題材的拍攝,同樣的也適合大多數攝影題材的拍攝。領會和融合運用好這三句老話之意,是很有助於在攝影實拍過程中,提升與掌握攝影的技能技法,享受更多的攝影樂趣的。
(原創圖文,分享實拍感受,如有疑惑請留言,謝謝您的觀看支援和鼓勵)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