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俗話正月十五晚上人人要走百步是什麼意思?


元宵節當天為什麼要走百步?

我來答

碩鼠灰

LV.3 2019-07-03

元宵佳節,是新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總要熱熱鬧鬧慶祝一番。那芝麻餡的元宵香甜可口,好看的花燈難猜的燈謎供人賞玩,五光十色的焰火在天空綻放,還有咚咚鏘鏘的舞龍燈穿梭在大街小巷,這些傳統習俗,相信是很多人對元宵節的歡樂印象。

除了各種慶祝習俗外,還有一種有趣的活動——「走百病」。

走百病,也稱「遊百病」,「散百病」,明清時期北方尤為盛行,在正月十五日或十六日那天,婦女們相約梳妝出行,走過城牆,走過大橋,甚或走去郊外,是一種為了避災求福的民俗活動。

各地「走百病」還衍生了不少趣味文化,例如,江南一帶的「走三橋」習俗,《走三橋詞》:「細娘分付後庭雞,不到天明莫浪啼。走徧三橋燈已落,卻嫌羅襪汙春泥。」婦女們須走三座橋,方可祛病消災,丟掉晦氣,在「習俗儀式感」和歡聲笑語中迎來幸福的一年。

走百病,在古代是祈求健康的一種信仰,「出門不為尋親友,一走能將百病消」,在節日歡氛圍中以達鍛鍊目的。

現在這項活動已從婦女們擴充套件到全民運動,我們雖知走路不會「包治百病」,但對健康可是大有裨益。行走動作協調,促進有氧代謝,有利於全身氣血執行,無需特殊場地和設施,不易身心疲倦,適宜全家老少結伴出遊,同時響應了綠色出行,避免了交通的擁堵;亦可欣賞沿途風景,讓生活節奏慢下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