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怎麼可以使多肉植物出錦?


出錦常被稱為斑錦,屬於植物顏色上的一種變異現象。關於出錦,六六在這就不多說了,多肉「錦」上添花,可遇不可求哦

我們只知道出錦好看,卻不清楚出錦也有很多分類的,在這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神「巖鳴」的介紹。

乒乓福娘覆輪錦

斑錦植物的形成包括細胞和組織兩個層面的問題,細胞層面指代的是「錦化」,組織層面則指「嵌合」。「錦化」和「嵌合」的相互作用,最終形成斑錦植物。

錦化作用是指細胞內的葉綠體或質體被破壞、干擾而出現葉綠素等色素合成障礙的過程。這個過程受遺傳、環境、理化刺激和病毒病害的影響,遠源雜交導致的基因缺陷、激素刺激的細胞過度分裂、射線或化學誘變導致的基因損傷、病毒感染引起的細胞代謝紊亂等等都會出錦,都是引起錦化的因素。錦化過程涉及一系列色素的變構、比例的調和,呈現出諸多色彩的遞變。但只有錦化,不足以形成美麗的斑錦植物,還要涉及第二個問題「嵌合」。只有錦細胞,無法光合作用,植物是不能成活的。錦、綠細胞相間,植物才能成活,綠細胞飼養著錦細胞。綠細胞和錦細胞的排列方式叫做「嵌合」,構成了斑錦植物的觀賞性,而綠、錦細胞排布的和諧程度被稱作「嵌合度」。

斑錦植物在錦化和嵌合的雙重作用下,突出在兩個角度呈現美感:即「斑」和「錦」。「斑重形,錦重色」。當重點突出錦分佈形態的時候,我們一般稱為「XX斑」,比如「糊斑、覆輪斑」;當重點突出錦的色彩的時候,我們一般稱為「XX錦」,比如「暈錦、彩虹錦」。

糊斑

正常植物轉變為斑錦植物,存在特定轉歸過程,大致是這樣一個方向:正常植物—暗錦—明錦—斑錦分離或轉變為規則斑錦。斑錦的本質是一種病態,植物得病以後會傾向於修復來逆轉疾病,所以錦化形成初期,植物平衡能力很強,可以逆轉錦化,形成錦化不鮮明的階段,即暗錦。生長越快的植物,自愈能力越強,越不易出錦或者錦也容易消失,比如玉露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家今天看到的玉露錦都是靠雜交出來的,祖上就有病,才會出錦。然而大規模玉露栽培的自發錦化,是極其低的,甚至在2010年前國內根本沒出現過姬玉露錦,雖然栽培基數已經很大。相反,永珍這種生長慢的,自愈能力也差,比較姬玉露,其更易出現自發錦化,所以永珍雖然栽培基數低,但是錦化並不少見。這或許也是大自然的一種進化壓力,永珍的進化優勢是低於玉露的。

當暗錦進一步發展,植物自我修復力不夠的時候,就轉化為明錦。明錦就是肉眼可見的錦化部分和綠色部分間隔分開,涇渭分明。錦間隔和諧度好的,嵌合度高,稱為「極上斑」,也叫山水斑(山水意境般和諧)或虎斑(老虎的條紋)。錦間隔和諧度不好,嵌合度低,斑錦偏向一方,叫做散斑(錦少)或退化斑(錦偏),栽培壽命不長,大多數會進一步極化分離成全綠或全錦,這其實也是植物自我修復的一個結局——要麼病死、要麼痊癒,所以斑錦最美麗的時候就是植物和病魔抗爭的階段。病好了,植物高興了,栽培者哭了(錦沒了)。病程拖延的時間越長,錦植物觀賞期越長,愛好者做的就是如何延長這個病程,別把病治好。

一少部分植物(特別強調是一少部分),可以在斑錦演變的時候進入「穩定狀態」,急性病變成慢性病,甚至乾脆耐受疾病,這就成為「規律斑錦」。從生物學上說,錦細胞對激素的依賴性與綠色細胞不同,植物不同組織內激素水平不一樣,當錦細胞和綠細胞博弈的時候,恰好錦細胞進入一個合適的區域(類似壁龕)並安穩的待在這裡,綠細胞不再與之抗爭,就形成了規律斑錦,這是斑錦的結局中最好的一個。當錦細胞進入葉原基兩側,就形成覆輪;進入中間就形成中斑;進入裡層就形成糊斑;進入分櫱點之上就形成逆斑(疣斑或內錦,如細雪永珍)。規律嵌合的植物很難靠葉插等常規無性繁殖方法來繁殖,因為新不定芽的形成會打亂斑錦的組合規律,形成錦分離的全錦全綠芽。

還有一些很特殊的斑錦,簡介如下:

暈錦,是暗錦-明錦轉變過程中,植物修復錦化時呈現的激烈對抗過程,表現為顏色的遞變,猶如山水畫,遞變中間色就是植物修復的表現;

彩虹錦,也是激烈對抗的表現,植物發現單靠修復葉綠素不夠,只好動員花色素甙或花青素來幫忙,所以呈現了多色斑錦或紅葉狀態;

琥珀錦,見於琥珀玉露和黃金龍爪槐,表現為新葉子病態,老葉子修復恢復的狀態,新葉子還不能表達葉綠素,隨著葉子變老逐步恢復表達葉綠素;

花雨錦:錦細胞或綠細胞在尋找「穩定島」過程中,錯誤的將窗面下緣紋路形成區中激素波動當做家園,隨著紋路形成帶來的激素波動,錦細胞分佈在這些組織間隙,形成彩色的「花雨」,稱為「錦花雨」;反之綠細胞停留在這些間隙裡,稱為「綠花雨」;伴隨彩虹錦或紅葉現象出現時稱作「霞光花雨」。

佛光錦:跟花雨錦類似,但是細胞分佈不太講究,看到一片激素合適的地方,一屁股坐下就不走了,形成葉尖端下部區域彌散的雲片狀斑錦,類似佛光,多見於臥牛和君子蘭。

極上斑

暈錦

彩虹錦

糊斑

花雨錦

退化錦

讓我們欣賞錦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