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蘭花弱苗不施肥是不是悖論?那弱苗如何復壯?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蒐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例項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注我吧。


我們在給蘭花施肥的時候常常聽說一句話:弱苗不施肥,病苗不施肥。那麼,弱苗不施肥如何復壯?這是不是一個悖論?這得先從蘭根的營養吸收機制說起。

好攝農夫文章中說過,蘭花的營養來源有兩種途徑,一是根部從土壤中汲取;二是葉片利用光合作用獲得。

而弱苗的這兩個功能都不強,蘭根從土壤中汲取養分需要共生菌的協助,共生菌與蘭根是相依相存的。一根弱勢的蘭苗根營造不出強大的共生菌氛圍,這就又影響了蘭根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我們常說的弱苗不施肥,也就是因為怕蘭根吸收不了肥料,從而造成肥料在蘭盆的積累形成肥害。

這與小苗不種大花盆是同一個道理的,都是因為蘭根不夠健壯,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其實弱苗更需要肥力的補充。

對於弱苗,我們一般不需要它開花,只考慮先把蘭苗復壯。所以在施肥中的時候跨度可以拉長一些,就是每次施的肥料要非常淡。以促根為主、有機肥為主。

本文圖二和圖三都是從弱苗養復壯的,期間也施過一些肥。施肥用的是生物性肥料,配合1500倍的葉面肥(正常苗是800--1000倍)噴葉面。現在萌出的新苗明顯比老苗更健壯。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蘭花也是一樣的,我們與其在種植以後動腦筋怎麼施肥,不如上盆前把植料關就做好。弱苗的植料中不能摻入化學性肥料,只能加有機肥和生物性肥料。

其實,弱苗不施肥與如何復壯並非悖論,而是怕誤導新手蘭友而設定的。弱苗可以施肥,但一定要把握好濃度,通常為正常苗的兩倍稀釋倍數,然後觀察蘭苗長勢考慮後續的增施。

題主和蘭友們可以參考借鑑。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蒐羅社會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