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金彈子的栽培方法是什麼?多長時間可以換泥?


從你所提的問題來看,你應該是問的金彈子生樁(下山樁)的栽培方法,不知道我是否理解正確?

作為非產區的我來說,接觸到金彈子也就三個年號,實際不到兩年。但也從小白一路請教、學習過來的,下面我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及所謂的經驗,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我們拿到金彈子樁材,先要審樁,殺樁。也就是根據樁體形態立個意,再來進行取捨。取捨很關鍵,必須要下得狠手,寧可多殺,也不要多留。當然一步到位最好,不然過兩年返過來看到時再殺就浪費時間了。殺好的樁子一定到用鋒利的刀子對所有創面修整一下,以便後期出芽、生根。

樁子殺好後應用多菌靈、生根粉兌水浸泡樁子兩小時左右,對其殺菌及促進後期生根。泡好的樁子拿出後晾乾表面水份,注意!一定要晾乾表面的水份,不發後期樁體發黴就麻煩了。

晾乾表面水份的樁子我們可以纏膜,或不纏膜(套袋)栽種了。個人建議新手最好是纏膜栽種,後期管理沒有那麼麻煩。纏膜最好是自下而上,用保鮮膜螺旋狀纏緊樁體露出土面部分。這道程式是要控制樁體水份揮發及保證樁體溼潤,以便發芽成活。

個人建議不要用純河沙或純風化石栽種。前者髮根好,但是上盆時帶不了土球。後者時間久了都化成了泥,太粘了也不方便後期操作。最好是兩者混合使用,瀝水保溼、透氣疏鬆,很適合金彈子後期生根、生長。盆底放粗顆粒,樁子置於其上再覆以細顆粒的土直至纏膜部分,澆透水後放到太陽不能直射的半陰半陽處。後期觀察盆土,不要太溼(積水)、也不要太乾,就坐等來芽了。

金彈子下山樁一般是先靠樁子自身營養先發芽,後生根的。來芽後,只要纏膜時纏緊的,芽苞一般都會頂破保鮮膜的。看到沒頂破的,用刀片成針輔助芽出來。不要看到來芽了,長有那麼長了就以為活了,可以換土了。別急!當看到新生枝條停止生長(休眠)一段時間後,又開始抽出嫩芽了,那麼恭喜你,這個金彈子基本上是活了。個人建議生樁最好是養一年以上再換盆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