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菌肥)正確施肥方法
一、菌肥(微生物)肥料的概念
傳統概念的肥料是指為作物直接提供養分的物質。不含有植物營養物質,但是對於作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的物質一般認為是植物生長促進物質或土壤調理劑而不是肥料。但是微生物是一個例外。因為多種養分需要在土壤中被微生物轉化才能吸收,而且現代農業由於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從種類、數量、活力上都受到或多或少的破壞,使用一些微生物在土壤中,有助於恢復土壤的活力,特殊情況下能發揮奇效。因此,現在很多國家都將微生物製劑和微生物複合產品認定為肥料。


1.確認具有農業價值的微生物種類
首先要明確不是含有微生物的物質施入土壤都有好的作用!只有那些能夠提供植物營養物質(如固氮細菌)或調節土壤性質、促進養分轉化的微生物製劑才是有用的微生物材料。根據國家標準《農用微生物菌劑》(GB 20287-2006),農用微生物菌劑分為(1)根瘤菌菌劑、(2)固氮菌菌劑、(3)解磷類微生物菌劑、(4)矽酸鹽微生物菌劑、(5)光合細菌菌劑、(6)有機物料腐熟劑、(7)促生菌劑、(8)菌根菌劑、(9)生物修復菌劑等九類產品。
功能比較明確的微生物菌劑有:
枯草芽孢桿菌:殺有害菌,促進植物生長,固氮
膠凍樣芽孢桿菌:磷鉀矽轉化
巨大芽孢桿菌:解磷(磷細菌)
地衣芽孢桿菌: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減少植物土傳病害、改善土壤結構。
側孢芽孢桿菌:促根、殺菌及降解重金屬
蘇雲金芽孢桿菌:殺蟲、殺根結線蟲 ,對鱗翅目等節肢動物有特異性的毒殺活性。
膠質芽孢桿菌:有溶磷、釋鉀和固氮功能,分泌多種酶,增強作物對一些病害的抵抗力。
涇陽鏈黴菌:具有增強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長的能力。
菌根真菌: 擴大根系吸收面, 增加對原根毛吸收範圍外的元素(特別是磷)的吸收能力。
棕色固氮菌: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增產
光合菌:是肥沃土壤和促進動植物生長的主力部隊
凝結芽孢桿菌:可降低環境中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提高果實中氨基酸的含量
米麴黴:催化秸稈分解, 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
淡紫擬青黴:防治根結線蟲
木黴菌劑:對多種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治療連作障礙有前途的菌種。
目前的菌劑數量已很多!農業部已登記 1542(截至2012年)個微生物肥料產品,使用的菌種共有140 多種。

二、微生物肥料的標準
微生物菌劑是技術標準高的產品。目前微生物菌劑有關的標準主要是《農用微生物菌劑產品(GB20287-2006)》。這個標準對微生物肥料的活菌數量做了要求(>2億/克或者ml),對雜菌數量和比例也做了規定,對保質期、水分含量做了規定。

三、菌肥的施肥方法
1. 菌肥施肥的原理:
菌肥的核心作用是其含有的微生物。微生物作為一種生物,需要合適其生長/繁殖的溫度、水分條件,還需要有機質作為營養來源。同時,作為土壤的「侵入者」,它能否存活取決於與土壤中原來的微生物(土著微生物)之間競爭的成敗,數量越多越可能取勝。因此,需要有一定數量作為保證。

2. 菌肥的施肥方法:
2.1 集中施用:可以保證小範圍內有較高的微生物數量,利於其與土壤土著菌競爭,實現定殖。因此,穴施、條施好於撒施。
2.2 深施:多數菌在陽光直射下很快死亡(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脫水加速微生物死亡)。所以,撒施地表是很錯誤的施肥方法。
2.3 定位施肥:微生物肥料應集中在作物根系附近。以優先改善植物的根系和根系生物、營養環境。
2.4 施後灌水:有助於提高微生物活性,加速繁殖。但灌溉量應小,30m3/畝即可。
2.5 土壤基礎條件:絕大多數農用微生物是異養型的,土壤有機質是其主要的營養來源。因此,在過分瘠薄的土壤上,菌肥的效果差。強砂性土壤、通透性嚴重不良的土壤菌肥效果也差。
2.6 施肥量:雖然微生物具有自我繁殖的特點,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數量,它可能在土壤中與其他微生物競爭中失敗,則其肥效也沒有發揮。對於大多數菌肥,在菌肥合格、使用正確的施用方法的前提下,每畝的用量不應低於15kg。
四、菌肥市場現狀與一些謬誤
1.推薦很低的施用量:原理已前述。主要原因是農戶希望以低成本獲益。一些廠家和經銷商迎合這種心理。但這是「飲鴆止渴」,錯誤的示範會導致市場枯竭。
2.產品不合格:活菌數是最重要的指標(2億個/g),不少產品並不能達到這個指標。由於菌類檢測的技術標準高,農民和基層農業技術服務部門都不具有檢測條件,因此,選擇正規廠家產品、識別產品的標識如執行標準、商標、產品檢驗合格證是非常重要的。
蘭花怎麼才能有效防腐苗?單一用多菌靈效果差,不如讓菌類更活躍
3.「複合」菌肥:一些廠家生產有機-無機複合菌肥,甚至化肥複合菌肥,是不正確的。前者稀釋微生物的數量導致有效成分不足。後者更錯誤。因為化肥都是鹽類,在乾燥條件下具有極高的滲透壓,會導致微生物質壁分離從而導致微生物基本全部死亡。
4.施用菌肥後大幅度減少肥料(化肥)施肥量:菌肥只能活化部分土壤中存在的對作物無效的(部分)養分,且需要較長的轉化時間(2-6個月,或以上)。因此大幅度減少施肥量是錯誤的。
作者:危常州,來源:重點研發玉米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