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藥或施肥時,如何正確配比濃度?
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國農科院教授,果樹專家。199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從事果樹營養學研究,一直深入到農業第一線,理論聯絡實際,在全國南北果區建立了1200多個優質高效示範園。發表論文20餘篇,著書有《曹泳春務果論》和《果樹營養迴圈學》。

五合一 奶酶,施用後的效果是否明顯與稀釋的濃度有著直接的關係。
五合一 奶酶,在對比過程中,在很多地方有很多人反映效果一般。為此,有人懷疑五合一 奶酶質量有問題,甚至說其它公司的產品也可以超越,其實不然。
五合一 奶酶是山西中農化通過16年反覆不斷地研究、實踐、升級之後而凝鍊出的一款拳頭產品,被公認是「讓莊稼喝牛奶的肥料」。
五合一 奶酶,不僅搭配合理,配方合科學,而且質量上乘,效果明顯。可是為什麼有人做不出效果呢?或者說效果一般呢?歸納總結後,發現有的是施肥時間不對,有的是施肥位置不對,有的是施肥用量不對,有的是稀釋濃度不對。

難道稀釋的濃度對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嗎?當然。在產品說明書上標註,稀釋倍數是800~1200斤水,而且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二次稀釋,也就是說水最低不得少於800斤,最多不得多於1200斤,必須通過二次稀釋,讓水溶肥完全溶解。
在陝西白水北塬,該地區的果園沒法澆灌,果農都是靠天吃飯,加之今年開春乾旱少雨,土壤硬化嚴重。有一個站長提出在施用五合一 奶酶時,是否可以把水加到2000斤,我在電話上說不行,但是他不聽,自以為用量不變而水加多了,施淺一點,一棵樹多扎幾個眼,施肥的同時可以抗旱,結果是施用之後效果並不明顯。
我在會長會議上給他們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一斤白糖,放進一杯水裡,無論如何搖動,白糖直到最後也依然融化不完,濃度太大,容易起到反作用;同樣是一斤白糖,倒入一大桶水中,即使融化得不見蹤影,達不到一定的濃度,喝起來感覺不到絲毫的甜味。這樣解釋之後,各個會長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在這裡我要強調一下什麼是溶解度、飽和度和濃度。
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在一定量的某一種溶劑裡所能溶解的某一種溶質的最大限度量,也就是形成飽和溶液的時候一定量的溶劑裡所含的溶質量,叫做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裡的溶解度。如氯化鈉在25攝氏度時的溶解度是36克。
溶解度通常用100克溶劑裡的溶質量來表示。在這裡要注意:是100克溶劑而不是100克溶液。
什麼是溶質、溶劑、溶液?我給大家做一個比喻:100斤水加一斤鹽(氯化鈉)進行稀釋。一斤鹽就叫做溶質,100斤水就叫做溶劑,100斤水 一斤鹽就叫做溶液。
飽和度:某種溶液的飽和度是指在100g該溶液中溶質在溶液中所佔質量分數。
一般情況下,一種溶液的飽和度在同一溫度下不會變,要想使不飽和溶液飽和度增加可以選擇增加溶質,在剛好有晶體析出的時候就是溶液剛好飽和的時候。溶液飽和度不會出現100%。
濃度:單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叫做該溶液的濃度。
溶質含量越多,濃度越大。濃度可以用一定的溶液中溶質的克數、克分子數或克當量數計算。一般用單位溶液所含溶質的重量的百分比來表示。濃度的含義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摩爾數表示的濃度。
我們在打藥或施肥時,一定要注意稀釋的倍數,把握溶液的濃度。今年我在全國各地考察時,發現很多果園發生了藥害和肥害,主要原因就是不考慮稀釋的倍數,隨意加大了水溶液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