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好家裡的花花草草?盆栽養護指南來啦→
秋冬天氣多變,甚至出現溫度驟降的情況,那家裡種植的盆栽如何應對呢?市綠化市容局給大家帶來了秋冬盆栽養護指南!記住這六個要點,幫助盆栽安然度過秋冬季節哦。詳見↓
土壤
降溫後,盆栽當經常鬆土,讓空氣滲入,增加土內含氣量。盆土乾溼交替,乾燥時土內空隙大,空氣滲透,根系能呼吸順暢。
澆水
在冷空氣的影響下,部分植物會進入休眠階段,吸水能力也大大降低,澆水不宜過多、過大。氣溫越低,澆水越要有節制,適當乾燥,能促使根的生長,也能生成小葉,形成新一輪觀賞期。
秋冬季給盆栽澆水,還要記住以下三點:
•澆水的時間儘量不要在傍晚,最好是選擇在中午。
•盆土不幹,就不要澆水。
•澆水用水的水溫與室溫相差不能太大,建議打水後儲存在容器中,放置到室溫再使用。
對於那些喜高溫好溼的室內花卉來說,除澆水外,還需要進行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中的溼度。
光照
由於盛夏長期遮陰,對葉色葉形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秋冬季將盆置於全日照的地方,有利積累營養,生根長葉,開花結果。
溫度
耐寒類植物不需要做特別的防寒措施,只要不是極端低溫,讓它在室外接受低溫的考驗反而會使其更加強壯。此外,也有些秋季播種的二年生花卉的幼苗同樣需要低溫來促進生長,不需要放入室內。
常見耐寒類盆栽植物:蠟梅、梅花、枇杷、石榴等。
部分植物的耐寒性較差,因此這類植物應當在降溫後移入室內。
冷棚類植物一般只要保持不結冰的溫度(0℃以上),就可以順利度過秋冬季節,移進室內即可。
常見冷棚類盆栽植物:文竹、水仙花、瓜葉菊、蘆薈等。
溫室類植物原生地溫暖而溼潤,植株枝葉四季常青,當室外氣溫逐漸開始下降至15℃左右的時候,就要考慮對這些植物採取保暖防寒措施,搬到室內比較溫暖的地方擺放,並且要注意增加花盆周圍的空氣溼度,避免空氣過幹引起焦葉、落花。
常見溫室類盆栽植物:一品紅、蝴蝶蘭等。
施肥
初秋可均勻使用有機肥,少量多次;晚秋時控制施肥,以不促發晚秋梢為宜。這樣用肥能促使秋梢早發旺發,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但如果植物處在休眠半休眠階段或長勢不良,則不宜採取施肥這項園藝工作。
修剪
即便在水肥充裕的情況下,由於頂端優勢,養料分配不均,會造成老枝、弱枝競爭不過,冬季枯死,打破盆栽原有的美感和平衡。相對枝繁葉茂的盆栽需要抓緊時間疏剪和縮剪,且保持養分均衡,對來年長勢良好形成有益基礎。
希望大家的盆栽都能
安然度過整個秋冬時節~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上海釋出微信公眾號
來源:上海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