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葉片上面冒出水珠,也許不是露水,而是植物的「吐水」
春天和秋天兩個季節,每當早上起來跑步的時候,經常會被樹葉上滴落的水珠打擾。大家對它的來源也很清楚,晝夜溫差較大,導致水蒸氣冷凝在樹葉上。這種說法其實只對了一半,露水除了冷凝出現之外,也有可能是植物自己「吐」出來的。
那如何分辨是冷凝露水還是植物吐水呢?看水珠排列!一般來講,露珠在葉片表面,會形成一層水膜,就像下面這樣:

而植物吐水的水珠,則是沒有規律的,當在葉片邊緣則會呈現出整齊的排列順序,這種現象,科學家稱其為:吐水現象,一般發生在植物的生長期。
吐水和露水的區別

植物葉片上出現露水,是因為春秋兩季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溫度高,空氣中儲存的水蒸氣也就相對要多,白天就相當於500ml的礦泉水瓶。到了晚上,溫度迅速下降,夜晚空氣中能儲存的水蒸氣就相對較少,就像250ml的瓶汽水瓶。
白天和夜晚空氣的容積不同,水蒸氣數量又是一樣的,夜晚的時候裝不下這麼多水蒸氣,就只好凝結成水珠,轉化為液態水存在。所以我們在春天和秋天的早上,可以看到很多植物葉片上出現了露珠。

而植物吐水現象則不同,它並不是植物外界空氣控制水分的手段,而是植物自身調節體內水分的方式。
植物吐水現象早在三百年前就有人發現了,不過這起初一直被認為是果然現象,直到在越來越的植物身上發現了吐水現象,科學界才認定這是植物界的普遍現象,也給它起了正式的名字。

小麥、水稻、甘蔗等農作物上,在生長季時就會出現吐水現象,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植物生長速度加快,吐水現象也會越明顯。夏天露水比較少,因為白天和晚上溫差不是很大。
植物吐水和露水形成一樣,都是晚上進行的,植物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根部都在不停地吸水。然而晚上的蒸騰作用卻下降了很多,為了保持體內水平衡,植物就會通過葉子邊緣的微小水孔排出水分,這才導致了葉片邊緣掛滿水珠的現象。

植物吐水的作用
想要找到會吐水的植物,告訴大家一個簡答的方法:看植物葉片的邊緣。因為要排水,所以這些植物的邊緣都有「排水器」結構存在。因此仔細觀察的話,這些吐水植物葉片,一般都是鋸齒形的,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剛剛也說了,植物吐水是為了平衡體內的水分。然而這些僅僅是作用之一,隨著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植物「吐」出來的水,不光是水,裡面還有糖、蛋白質、礦物質等等。古代所說的甘露,我懷疑就有采集這些吐水,飲用後才感覺出甜味來的。

言歸正傳,吐水中蘊含的這些物質,並不是植物營養豐富,嫌營養太多了,而是為了吸引昆蟲過來。這些水能夠給昆蟲提供水分、糖類、蛋白質等等,有點像花蜜,只不過是稀釋後的花蜜。
昆蟲很喜歡這東西,單單吃這個估計都能填飽肚子。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植物花蜜也能吸引昆蟲,為什麼還要「吐水」呢?其實這兩者的用處是不同,花蜜吸引來的昆蟲,主要是用來傳播花粉,幫助植物繁衍後代。

而植物的「吐水」,則是用來吸引益蟲防身的。當然,這麼有營養的物質,除了吸引來益蟲外,也會引起害蟲的注意。一些食草性的昆蟲,比如粘蟲、棉鈴蟲、麥蚜等等昆蟲,會被吐水吸引,前往去食。
不過這只是一方面,作為開放性的食物來源,很多捕食性的昆蟲,如草蛉,還有寄生性的蜂類都會被吸引。它們除了喝「吐水」外,也會幫助植物消滅害蟲。

有資料顯示,植物吐水的確會吸引害蟲,但所受到的侵害,卻降低了一大截。由此可見,植物吐水,主要是用來保護自身,同時輔助吸引傳粉昆蟲。
總結

如果人類能過研究透徹植物的「吐水」祕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利用這種特性製造出新的生物防控「農藥」,利用自然的方式減少蟲害,而不用擔心化學農藥殘留。
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植物居然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來組建自己「的朋友圈」。用敵人的敵人,來消滅敵人,看來植物也是學過孫子兵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