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理解「乾透澆透」大錯特錯!做錯了,難怪養花花死盆空


養花,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愉悅的事情。對於新手來說,養好花就是陽光燦爛,只剩空盆的時候心裡也跟著空空的了。要想讓花兒健康茁壯地成長,並非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養不好花,基本上都是澆水出問題了。

澆水,看似簡單,卻是一個讓許多花友頭疼的問題。即便有很多澆水原則可以參考,但是理解錯了,仍然會養一棵死一棵。就比如「乾透澆透」的澆水原則,很多人卻似乎總是在實踐中摸不著門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一下這個澆水誤區的根源,以及正確的澆水方式。

這樣理解「乾透澆透」大錯特錯!做錯了,難怪養花花死盆空

「乾透」

很多人可能誤以為「乾透」就是盆土完全不含水分,土幹得發白,然後就可以澆水了。可是,事實上,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誤區。

比如,如果讓盆土完全乾透,完全失去水分,那根系豈不是完全處於乾燥的環境中,那就遭殃了?在嚴重缺水的狀態下,根系會受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要給盆土留有適量的水分,最佳含水量大約在30%左右。

這個含水量並不是空想出來的數字,而是基於植物的生長需求和根系的健康考量。盆土中有適量的水分,既能夠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又能夠保護根系不受到乾燥的傷害。這樣,在後期澆水時才能事半功倍。

這樣理解「乾透澆透」大錯特錯!做錯了,難怪養花花死盆空

「澆透」

很多花友可能會認為,只要盆底有水流出,就算是澆透水了。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片面的理解。雖然水從盆底流出,但中間的盆土並沒有真正被充分溼潤。就好比我們給植物「喝水」,但植物的根系並沒有真正吸收到這份水分。

正確的澆水方式應該是細水長流,慢慢地給植物澆水,確保水分能夠滲透到盆土的每一個角落。即便盆底流出水了,也不能停止澆水,等一會之後,再來一次小水慢慢地灌,大概三次就可以讓盆土完全溼潤了,這樣做可以確保根系都能夠充分吸收到水分。

這樣理解「乾透澆透」大錯特錯!做錯了,難怪養花花死盆空

這種方式有點像我們在生活中慢慢咀嚼食物,而非倉促地吞嚥。植物也需要時間去吸收水分,去滋養自己的每一寸根系。這種漸進的澆水方式,不僅能夠避免浪費水資源,更能夠讓植物吸飽水分,在舒適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當然了,如果擔心澆水的時候盆土不能完全溼潤,尤其是泥炭土較多的土壤,可以定期採取浸盆的方式補充水分,一次性讓根系和盆土「吸飽」水分。不過,浸盆後,盆底流出來的水分,不要蓄積在托盤裡,要及時倒掉,避免盆土太溼,造成植物爛根。

這樣理解「乾透澆透」大錯特錯!做錯了,難怪養花花死盆空

如何判斷盆土的含水量呢?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小竅門,就是使用竹籤或者小木棍等工具,將它插入盆土中,過一段時間再取出來,看一看是否還帶有水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盆土是否需要澆水。

如果覺得這個方法有點「土」,那也可以考慮使用專業的土壤檢測儀,更能準確地瞭解盆土的含水量。

相關搜尋

養出白花花的「蘿蔔根」!
家裡養這7種「花花草草」
實用百科——花花生病了?
3種吉祥花花不能「缺水」
盆栽蘭花花後怎樣管理?
如何讓杜鵑花花爆滿盆?
蘭花花芽乾死了怎麼辦?
這款花花定討你的鐘愛!
這些花花草草你該備點!
家裡喜歡種些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