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鬆塔」墊花盆是有條件的,採取正確的方法好處多多,做錯了損傷根系
有次去周邊爬山的時候,看到落滿地的鬆塔,撿了一袋子回家準備做工藝品之後,工藝品是沒見,鬆塔沒了,都用來養花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有了使用鬆塔的經驗,之後撿鬆塔的時候,都會只撿兩種鬆塔,一種是已經風化的,輕輕捏,鬆鱗會掉的那種鬆塔,還有一種已經變黑,但是鬆鱗沒那麼容易碎的鬆塔,對於長在樹上的雖然幹了,但是不會輕易掉的那種鬆塔,用來養花處理需要太多時間,一般不會撿。
所以,我覺得用鬆塔來墊花盆,這2種鬆塔是沒有問題的:
已經風化,可以捏碎的鬆塔,可以用來墊盆底
鬆塔經過風吹、日晒、雨淋之後,徹底乾枯,或者被風化之後落在地上,在雨後仍然可以繼續腐熟,拿在手心,不扎手,而且鬆鱗很容易掰碎,甚至裡邊也很容易弄碎,這種鬆塔撿回家養花更好。
因為這種已經腐熟、風化的鬆塔不會生蟲子,而且不管把松樹皮弄下來混合在土壤中,還是整個鬆塔用來墊盆底,都不用擔心會損傷到植物的根系。所以,已經風化的鬆塔,只要經過太陽暴晒之後,是可以用來墊盆底的,增加花盆的排水性,而且鬆塔本身腐化的油性也可以做肥料。
乾枯、變黑,經過開水蒸煮的鬆塔,可以用來墊盆底
外表看起來已經乾枯,並且變黑的鬆塔,直接用來墊盆底,還是有生蟲子的風險。雖然我也會拿鬆塔來墊盆底,但是陶粒墊盆底會多一些,有次種植月季的時候,偷懶沒去拿陶粒,轉身放了幾個鬆塔進去墊盆底。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表面上看不出來月季有什麼異樣。
有天颳大風,把花盆吹到樓下去了,下去撿花盆的時候,發現盆底有蟲子!從此之後,再也不直接用鬆塔墊過花盆了,要麼暴晒一段時間,要麼放在不用的鍋裡蒸煮,之後再晒乾,用來墊盆底。
所以,為了植物根系的安全著想,撿回來的鬆塔要麼放在太陽下暴晒一段時間,或者放在鍋裡高溫蒸煮之後,再用來墊盆底,會更安全一些。
鬆塔表面看到生蟲子的鬆塔,不能用來墊盆底
細心的你,肯定在撿鬆塔的時候也發現了,有些鬆塔被蟲子吃掉了,滿身的「傷痕」,這樣的鬆塔還是不要撿了,讓它「隨風去吧」,我們撿一些沒有遭受蟲子侵擾的鬆塔更好。
已經被蟲子啃噬的鬆塔,即便已經風化了,也難免會存在蟲卵,埋在花盆底部,很有可能造成蟲害「大做戰」。我不是在花盆發現的,是將被蟲子啃噬的鬆塔扔在露天的花盆裡,三四個月以後,真的是想連花盆都扔掉,自行腦補一下就行啊,說多了吃不下去飯了。
鬆塔墊盆底,有一個弊端:不容易腐化
下圖的鬆塔是在花盆底待了四五個月的樣子,當時墊盆底的時候,還放在腳下踩得讓鬆塔散一些呢,但倒出來之後,幾乎沒什麼變化。都說松木堅硬,作為松樹身上一分子的鬆塔,自然也不例外,也很「頑固」,要是想要它腐化成渣,需要的可不是幾個月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利用鬆塔來墊盆底,不容易腐化,即養分可利用率不高。但是對於純粹的墊盆底來說,只要不生蟲子,沒什麼影響,畢竟我們還要施肥,並不指望鬆塔的養分。
綜上所述,利用鬆塔墊花盆底部,看鬆塔處於什麼狀態,沒有風化的鬆塔處理一下再來墊盆底更好,而對於被蟲子啃噬過的鬆塔,直接棄之不用,別因為不捨得而損傷植物根系。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個別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