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君子蘭總爛根,避開4個「誤區」,告別爛根的煩惱
很多花友喜歡君子蘭油亮的葉片,也喜歡君子蘭的花朵,但是當自己養君子蘭的時候才發現,君子蘭長勢不好、爛根時有發生,而君子蘭的根系長得不好,或者總爛根,直接會影響到君子蘭的長勢。
那麼,新手在養君子蘭的時候,怎樣才能避開發現爛根呢?紅袖總結了新手養護君子蘭容易出現的4個「誤區」,只要避開這4個「誤區」,也就告別了君子蘭爛根的煩惱。
誤區一:花盆以「大」為美
雖然我們經常說「小花種小盆」、「大花種大盆」,但是用小盆養花,很多花友覺得看起來「小氣」,不夠美,還是用大盆種起來看著更美。
也有花友覺得如果用小盆栽種,花長得快的情況下,一年半載就得換盆,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用大盆栽培,這樣就不用頻繁的換盆了,也不用擔心換盆會出現各種狀況了。
我家老太太養了六七棵君子蘭,每年都要換盆,後來懶了,乾脆用大盆栽種了,想著兩年換一次盆土,但是其中一盆大棵的君子蘭因為花盆太大,澆水與其他君子蘭不能同步,導致君子蘭基部葉片發黃,等挖出來看的時候,根系已經腐爛了。
事實上,大盆種花雖然好看,但是大盆種小花還是有弊端的,因為花盆太大,土壤越多,澆水後水分蒸發需要的時間也久,而且盆土會出現「兩極分化」,上半部分土壤乾燥了,下半部分土壤還是溼潤的,這個時候澆水就不好控制了,很容易出現爛根。
因此,栽培君子蘭,並不是花盆以「大」為美,選擇大小合適的花盆,事關君子蘭的根系發達與否,直接影響到君子蘭的長勢。建議新手花友選擇君子蘭花盆的時候,根據花根有多大,再決定花盆的大小。
誤區二:栽培花土太「敷衍」
養花時間越久的人,也越是明白花土的配置對花的生長有多重要,往往新手反而會覺得,綠化帶裡的花卉植物長得挺好,直接在綠化帶裡挖土來盆栽養花,長勢也不會差。
可是,新手花友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盆栽花卉植物澆水之後,水流會被侷限在花盆的空間內,土壤的排水性、透氣性不好,就很容易造成盆土長期太溼或者有積水。而綠化帶裡的植物花卉就不會擔心這個問題,即便下暴雨,水流也會分散開來,滲入土壤的面積也大,水分蒸發也快,不用擔心土壤的問題。
因此,栽種君子蘭的花土不要隨便去綠化帶,或者草坪上隨便挖一些來用,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氣性對於君子蘭來說都很差,因為君子蘭的肉質根有儲存水分的功能,澆水後盆土不容易乾燥,容易引起爛根。
另外呢,在綠化帶或者花園裡隨便挖的土壤中,很有可能有蟲卵,這對君子蘭的肉質根很不友好,尤其是蛞蝓,會啃食君子蘭的根系,最終導致君子蘭長勢不好,甚至枯萎。
建議新手栽種君子蘭時,選擇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的土壤,這樣才不容易爛根,比如腐葉土、爐灰渣和河沙混合土,或者君子蘭專用土都可以。
誤區三:盆土溼潤長得快
給君子蘭澆水,因為種植土壤不同,澆水的頻次也會不同。有些新手花友把握不好澆水週期,就想著去借鑑別人的澆水週期準沒錯,或者是看到盆面乾燥了,就去澆水,結果導致君子蘭盆土太溼而發生爛根。
還有一些新手花友覺得只要盆土一直保持溼潤,有足夠的水分供應給根系,君子蘭就會不停地生長,這樣長得快,可事實上,盆土長期處於溼潤狀態,也容易爛根,尤其是高溫季節和低溫季節。
給君子蘭澆水,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澆水的時候看到盆底有水流流出,就覺得是澆透了,可這個澆透水還得看給君子蘭配置的土壤,比如使用花店買的那種純橡樹葉或者其他腐葉土,它們本身排水性就很好,只要澆水,水流就會流出盆底,這並不代表已經澆透水了,而是存水能力差,需要多澆幾遍才能澆透水,這樣才不容易爛根。、
當然,也不要為了避免君子蘭爛根,過度地去控制澆水,儘量不要等盆土非常乾燥了,再去澆水,這樣也會損傷君子蘭的根系,造成根系腐爛。如果把握不好澆水週期,可以在花盆邊緣插入小木棍或者筷子,等到筷子的溼度到小指的高度,或者大拇指的高度,就可以澆水了。
誤區四:施肥越多長得越快
有句話說「要想馬兒跑得快,就要讓馬兒多吃草」,這就讓很多新手花友覺得,養花也是一樣,只要養分充足,花兒才能長得更快、更旺盛。
的確,只要養分充足,花卉植物會長勢旺盛,也會多開花,但是當養分過剩時,不但不利於花卉植物的生長,反而會發生肥害,損傷到根系,從而影響花卉植物的生長、開花。
養護君子蘭也一樣,在土壤裡混合了基底肥之後,基本上每個月施一次稀薄肥即可,如果施肥週期太短,施肥濃度又高,很容易發生肥害,燒壞根系,引起葉片發黃、枯萎。
君子蘭其實屬於懶人花,只要在養護過程中避開4個「誤區」,在栽種時選擇好花盆、花土,在養護過程中多觀察盆土的溼度,或者掂量花盆的重量,掌握好澆水量,控制好肥水,君子蘭一定會長勢旺盛,葉片油亮,年年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