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富貴者也,花大色豔,花期長。最全面的牡丹養護方法來了!
牡丹原產於中國西北部,在北方的園林中很常見,因為牡丹能耐-15℃的低溫,冬季不用過分得去保護,也能順利越冬。但是盆栽牡丹越冬時還是要採取一些保護措施,將花盆埋在土裡,既能完成春化,也能避免低溫時發生凍害。
種植牡丹,需要注意以下6點:
選擇適宜的種植環境,避免強光暴晒
牡丹喜歡涼爽的環境,能夠耐半陰,園林中種植的牡丹基本都是在樹下,或者有遮陰的地方。因為牡丹在花期的時候,光照過於強烈,或者長時間暴晒,導致溫度升高,會縮短牡丹的觀賞期,而且溫度過高,也會影響牡丹的生長。
牡丹在選擇地栽種植環境時,可以選擇背陰的地方,或者中午有遮陰的大樹下,避免牡丹長時間受到強光暴晒。
盆栽的牡丹適宜擺放在朝東或者朝南的位置養護,花期時,中午適當遮陰,避免花朵過早凋謝,延長觀賞期。
合理澆水,避免爛根
我們經常在公園或者庭院看到的牡丹,大多都是栽種在有坡度的地方,或者排水性良好的地方,因為牡丹有一定的耐旱性,反而怕積水,種植在低窪處,雨後容易造成積水,容易造成牡丹爛根。
因此,盆栽牡丹在種植時,要選擇疏鬆、排水性好的土壤,避免盆土板結造成排水性變差,出現悶根,導致牡丹爛根。
地栽牡丹在種植之後澆定根水,讓土壤與根系緊密貼合。氣候過於乾旱時,在花前澆透水,讓根系充分吸足水分,有利於生長開花。在進入冬季前,也要給地栽牡丹澆透水,避免溫度過低時澆水,導致溫度下降而發生凍害。
盆栽牡丹在生長期時,需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但是要避免盆土長期過溼或者有積水,造成根系腐爛。
土壤肥沃,養分充足
牡丹屬於芍藥科植物,小時候院子裡地栽的芍藥歸我管理,「勤快」的我每天趴著看長高了多少,嫌它們長得慢,把晒乾的驢糞堆在芍藥植株邊上,現在想想芍藥也真是生命力頑強,沒給「燒」壞。
因此,個人覺得牡丹也會偏愛腐熟的廄肥,在地栽時,可以在底部放適量的腐熟廄肥做基底肥,也可以攪拌在土壤中 ,讓土壤更加肥沃。
盆栽牡丹在種植時,也可以在土壤中混合腐熟的廄肥或者餅肥,讓土壤更肥沃,在後期生長過程中,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肥液即可,在花蕾孕育期和開花期,施肥時主要以磷鉀肥為主,促進花朵更碩大,花色更豔麗。
合理修剪,進行定幹
牡丹屬於灌木,也是需要修剪的,在秋天落葉之後,適當地修剪,不僅能夠節省養分,還能讓植株的枝條生長得更均衡,增加透風、透光性,牡丹開花時花朵大,花色鮮豔。
修剪牡丹時,過於密集的枝條可以疏剪,有利於通風,交叉枝條、影響長勢的枝條、細弱枝條,或者病蟲害枝條等都可以進行適當地修剪。
進入冬季之後,根據牡丹的株形,將枝條短截修剪進行定幹,控制植株的高度,促進春天萌發新枝。
病蟲害防治措施
牡丹也會發生病蟲害的侵擾,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葉片出現病症時,不僅影響觀賞,還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當牡丹發生病害時,將波爾多液稀釋之後噴灑葉面,也可以提前進行預防。
牡丹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危害植株的嫩枝葉,可以噴灑氧化樂果乳油溶液進行滅蟲。
盆栽牡丹換盆方法
盆栽牡丹雖然不需要每年都更換盆土,但是長期不換盆土,土壤貧瘠,或者根系過大,也會影響生長。盆栽的牡丹一般在秋季溫度下降之後,9月底到10月中旬之前完成換盆,溫度在20℃左右時,牡丹處於生長季節,會服盆更快。
牡丹脫盆後不要急於上盆,等根系稍微失水變蔫之後,將過長的根系適當地修剪,剪掉爛根、斷根、枯根,並且放在陰涼處晾乾傷口再上盆。
給牡丹上盆時,植株不要埋得太深,根頸部剛埋住即可,或者與土面平齊,上盆後澆定根水,擺放在陰涼通風處服盆。
當一株牡丹生長了5年左右時,可以進行分株繁殖,以一變多,一般分株出來的牡丹植株帶有4個左右的芽點,處理傷口之後,稍晾一下便可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