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買回家總黃葉爛根,4 大「錯」是罪魁禍首,難怪養不活!
「五一」小長假,旅遊景點、商場,估計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所以,我打算去周邊的花市溜達,估計人比較少,三個花市,三天假期就過去了,哈哈!想要打發時間,還不好打發嗎?
5月,天氣暖和了,正是養花的時間,春天盛開的花卉,也會讓一些新手花友加入到養花的隊伍中來。
我們經常說「溫室裡的花朵」,一般都是說嬌生慣養的孩子,而出溫棚裡出來的花,何嘗不是「溫室裡的花朵」呢?它們從小在溫棚裡有適宜的溫度、溼度、光照,而且還可能會用藥物催生長、開花,所以一旦離開了溫棚那種特定的環境,剩下的就是到花友手裡「優勝劣汰」了。
茉莉花不耐寒入冬了咋辦?這「三個土辦法」安全過冬,來年開爆花
當然,新入手的花卉植物在適應環境,人為養護因素也很重要,如果養護不當,也可能會導致黃葉、爛根,甚至只剩空盆。所以,剛買回家的花卉,需注意別犯4個「錯」,不然會讓你心裡黯然,失去養花的興趣。
第一點:強光暴晒
養花的時候,光照強度可以分為強光、散光、明亮光線,有些花卉喜歡強光暴晒,有些花卉喜歡散光、明亮的光線。但是對於剛買回家的花卉,它們需要適應新環境的溼度、溫度、光照強度,所以,儘量讓它減少需要適應的條件。
尤其在光照方面,溫棚的光照比較柔和,那我們就先迎合它們之前的生長環境,先擺放在散光或者明亮光線處,讓植株更加容易適應新環境。如果剛拿回家就給它強光暴晒,容易造成葉片萎蔫、發黃,增加了適應環境的難度。
劃重點:剛買回家的花卉植物,避免長時間強光暴晒,適宜擺放在散光、明亮光線處,適應一週左右時間之後,再逐漸增加光照。
第二點:回家就澆水
一般我們從花市買的盆栽花卉植物,盆土都很溼,偶爾遇到店主還沒有澆水,盆土表面看起來是乾燥的盆栽,新手花友看到這樣的盆栽,就覺得需要澆水了,這一勤快,可能會造成植株黃葉、爛根。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盆面乾燥,並不代表整個盆土乾燥了,大多數情況是盆土的三分之二還是溼潤的狀態。因為花市溫度高,空間大,水分蒸發快,店主澆水會相對勤快很多,不用擔心會盆土乾燥,影響植株生長。有時候我們也能看到店主澆水多了,導致花卉植物爛根的現象。
劃重點:剛買回家的花卉植物,不要著急澆水,新手可以在花盆裡插根竹籤,等到竹籤八九分乾燥的時候,再澆水,就可以避免爛根。
第三點:沒適應環境或者沒服盆就施肥
經常養花的人都練出「定力」了,剛養花的新手,對入手的新植物充滿好奇,內心也充滿喜悅,沒事就是擺弄的看看,一時管不住手,不是給它們澆水,就是施肥,結果讓植株長勢越來越差。
雖然花卉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養分,但是剛買回來的花卉植物還真不需要施肥,因為商家為了讓它們有良好的狀態,不僅不會缺少肥料,今年還會用一些刺激生長的藥物,所以,不用擔心它們缺肥,反而急著施肥,與商家施肥的週期太短,可能會引起肥害。
劃重點:剛買回家的花卉植物,不用著急施肥,等養護半個月左右時間,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而且距買回家間隔了一段時間,就降低了發生肥害的機率。
第四點:不換盆土
一般買回家的開花植物,我們都不會去換盆,等到花期結束之後再去換盆。但是對於綠植的話,如果花盆太小,或者盆土質量差,就要及時更換盆土了,不然會影響生長。
有些花友就偷懶,覺得即便不換盆土,花卉植物的長勢也挺好。我朋友養了一盆卷葉吊蘭,覺得植株比較小,偷懶沒換盆土,養了一年之後卷葉吊蘭只長大了一點點,新長出來的葉片也比較窄、短。前段時間更換了大一號的花盆,養了一個月,卷葉吊蘭長勢很快,而且葉片更寬、更長、更卷、更有光澤度。
劃重點:該換盆的時候就換盆土,別偷懶,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一般使用的土壤質量都不高,更換疏鬆、排水性好的肥沃土壤,能夠讓植株更好地生長。
養花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略一些細節,導致植物出現問題。黃葉爛根常常是因為我們犯了一些小錯誤,比如不注意適當的養護或者環境條件不當。但是,通過學習正確的養護方法,就可以改善這些問題,讓花卉植物茁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