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朱頂紅還沒長花芽?利用「1+2」法讓它有危機感,促花更容易
進入秋冬季,朱頂紅的忠實粉絲很活躍,不管是剛入手的進口品種,還是家裡養的朱頂紅,都希望能長出花箭開花。但是進口的朱頂紅經過低溫春化後,更容易開花。
那沒有經過低溫春化的朱頂紅想要它開花,怎麼辦呢?最近實驗的結果得出一個結論,可以利用「1+2」的方法讓朱頂紅種球產生危機感,更快促進冒出花箭!
「1」:是指白晝大溫差「刺激」種球,讓它有危機感,萌發花芽
去年朱頂紅入室太晚,很多黃葉了,搬到室內遲遲不長新葉子,也不開花,今年索性早早搬到室內,放在沒有暖氣的陽臺上,沒降溫之前,朝南的陽臺上白天陽光很充足,溫度基本在25℃左右,晚上溫度在17℃左右。
最近降溫,晴天在不開窗戶的條件下,陽臺上的溫度在17~19℃,晚上溫度在12℃左右,甚至更低一點,晚上也明顯能感覺到朱頂紅的葉片冰涼,陽臺門也不敢關著,讓室內的暖氣溫度緩衝一下低溫。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以為朱頂紅會進入休眠,卻沒想到有4棵朱頂紅(星系、2棵羲荷、安瑞雅)長出了花箭,算是驚喜吧!
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幾盆朱頂紅從十月份搬到陽臺上,靠著玻璃,有充足的光照,白天盆土都晒得熱乎乎的,但是晚上就要面臨低溫,畢竟靠著玻璃,溫度會更低,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晚上的大溫差,「刺激」朱頂紅停止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在這裡需要提醒花友:當朱頂紅冒出花箭之後,儘量擺放在溫暖的地方,不然因為早晚溫差大,會影響花箭的生長,可能會導致花箭生長緩慢,出現「矮脖子」的現象。
就像下圖的這盆安瑞雅,冒出花箭之後,一直襬放在陽臺上,花箭長得很慢很慢,而且花箭也看起來細弱,最後移到室內客廳窗臺上,花箭才開始生長,感覺花箭長不高就要開花了,這樣會影響觀賞價值。
「2」:指充足的養分+充足的光照
我們都知道,想要植物開花,一定是它們在最佳的生長狀態下才會進行花芽分化,支撐它們生長的基礎就是養分,養分不足,就會生長不良,生長不良,想要它們開花也是不大可能,當然耐貧瘠的植物不在此列。
因為適宜朱頂紅生長的溫度在20℃以上,我這裡陽臺上白天的溫度還是可以的,有些剪掉葉子的朱頂紅長出了新葉,說明它們還是在正常生長,所以,我也一直沒有停止給它們施肥,基本上每次澆水的時候,都會稀釋低濃度的肥液灌澆,所以,在養分方面滿足了它們在生長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了。
冒出花箭的羲荷
給朱頂紅催花,施肥的時候要以磷肥為主,既能抑制營養生長,還能促進花芽分化。我用的是某多多二號,花盆裡還埋了羊糞肥或者牛糞肥。
除了給根系灌澆肥液之外,還給它們噴施葉面肥,大概十天左右噴施一次美 樂棵免稀釋肥液,在晴天的上午噴施在葉片的正反面,感覺效果還是可以的。
(對於這個肥液,個人覺得還是要稀釋一下再噴施,葉片肥厚的植物可以噴施,比如朱頂紅、蝴蝶蘭、石斛、曇花等,像鐵線蓮這樣的薄葉片植物還是不要噴施,以免引起肥害。)
除了養分之外,光照也是硬性條件,因為朱頂紅的葉片也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傳遞養分,這也是花友們常說的朱頂紅的葉片對於朱頂紅來說很重要,陽光充足還會抑制葉片營養生長,減少養分消耗,只要朱頂紅種球夠飽滿,就會促進花芽分化。
所以,冬季養護盆栽朱頂紅,儘可能地擺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不僅長得好,而且即便開花後,花色也會更加鮮豔,光照差的地方養出來的朱頂紅花色要淺淡很多,相信花友們也是深有體會。
當然,想要給朱頂紅催花,沒有低溫條件的話也沒關係,可以挖出來剪掉葉子,用報紙包起來,放在5℃左右的冰箱裡,儲存二十天以上,就能完成春化。將種球從冰箱裡拿出來以,等它甦醒之後,也就是長出葉片之後,再種下去,這樣更容易服盆,長出花箭。
小結:進入十二月了,你的朱頂紅還沒有長花箭,可以通過「1+2」的方式進行催花,讓朱頂紅種球產生危機感,促進花芽分化,達到開花的目的。當然,前提是種球已經達到開花標準了,有些種球太小即便是催花,也無法滿足心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