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的杜鵑花澤美鮮麗,拿到家後很快就枯萎了,原因在這裡!
杜鵑花也叫滿山紅、山石榴,也有人叫映山紅,屬於半常綠、常綠的灌木或者小喬木,在我國主要有春鵑、夏鵑、春夏鵑和西洋杜鵑四大類,也是我國著名的觀賞花木。
杜鵑花可能是花友們認為最難養的花了,至少每次聽到的都是「杜鵑花不好養」、「杜鵑花養不活」之類的言語,讓一些躍躍欲試的新手花友望而卻步。其實杜鵑花沒有想象的那麼難養,只是我們在養植的過程中違背了它的生長習性而已,才會越養越差,最後枯死。
剛買回來不久的杜鵑花出現枯萎,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 杜鵑花還沒有適應新環境,就被擺放在強光照射的地方養植
大家都知道,花市都是在室內,很少有陽光,剛買回來的杜鵑花,還沒等杜鵑花適應新環境,就給它強烈的光照,很容易讓杜鵑花發生黃葉、落葉。
- 新的養植環境與買回來之前的環境溫差異大
這個因素在南方几乎不存在,但是在北方存在的可能性很大,花市的溫度普遍不高,但是家庭室內溫度很高,空氣又幹燥,杜鵑花一時不適應,如果不增加空氣溼度,空氣流通又差,杜鵑花也會發生葉片枯萎。
- 杜鵑花澆水不當,導致杜鵑花枯死
杜鵑花的盆土太乾,葉片會發黃、甚至嚴重的情況下會枯死;盆土太溼又會損傷杜鵑花的根系,甚至爛根死亡,因此,盆土太乾太溼都不利於杜鵑花的生長。另外,給杜鵑花澆水的水溫太涼也會刺激到根系,對杜鵑花造成損害。
- 施肥太勤太濃,造成肥害,造成杜鵑花枯死
剛買回來的杜鵑花不建議施肥,等適應環境之後根據養植環境的溫度,以及杜鵑花的生長狀況再決定是否需要施肥。施肥太勤或者施肥濃度太高,都會損害杜鵑花脆弱的根系。還有處於花期的杜鵑花是不需要施肥的。
- 通風條件差,杜鵑花發生了病蟲害
杜鵑花的養植環境通風條件良好,尤其是溫度高、溼度大的環境下,很容易滋生細菌,發生根腐病和褐斑病以及紅蜘蛛,葉片都會乾枯脫落,死亡。
杜鵑花買回來之後沒有換盆土,土壤板結不透氣
我們通常買回來的花根部大多都是黃泥土,盆土比較硬,透氣性差,偏鹼性,都會讓杜鵑花出現黃葉枯死。
剛買的杜鵑花的養護方法
- 光照:杜鵑花喜歡半陰環境,怕強光暴晒,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得更好。剛買回來的杜鵑花需要擺放在通風良好的散光處或者光線明亮的地方適應環境,養植一段時間之後再擺放在半陰環境,或者光照充足的地方養植。
-
溫度:杜鵑花稍耐寒,冬季養植溫度不宜低於5℃,擺放時遠離暖氣片或者空調通風口,也不要擺放在窗戶通風口或者透風的地方養植。
- 澆水:杜鵑花的根系不發達,因此既不耐旱,又怕積水。剛買回來的杜鵑花不要澆水太多,但是要一次性澆透,不要澆半截水,會損傷杜鵑花的根系。冬季保持盆土微溼。空氣乾燥的時候,向葉片或者周圍環境噴水,增加空氣溼度。
- 施肥:剛買的杜鵑花處於花期的話,不能施肥,非花期的情況下,等長出新葉片之後再薄肥勤施。
- 土壤:杜鵑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物,如果土壤偏鹼性,杜鵑花就會葉片發黃枯死。因此在換盆的時候,配置酸性土壤,比如腐葉土、園土和沙混合土,並且在土壤里加入適量的硫磺粉提高土壤酸性度之後再上盆。
- 病蟲害防治:杜鵑花發生褐斑病時,要加強通風環境,噴灑波爾多液防治。發生紅蜘蛛時,噴灑三氯殺蟎醇溶液殺蟲。
結語:買回來養了不久的杜鵑花枯死,可能因為環境因素掉葉子了,我覺得可以存在僥倖心理,把根部挖出來檢查一下,是否只是掉葉子,根系還活著,這樣的話,可以重新上盆,改善養護環境,讓杜鵑花重新長出新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