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藍姬蓮,皮實好養,容易群生,4個小妙招,養出「大塊頭」
多肉藍姬蓮是姬蓮類裡邊比較受歡迎的品種,雖然冠幅小,但是很容易生側芽,而且株型也比較緊湊,紅色的葉尖、出狀態時的紅色葉邊都很漂亮。
喜歡藍姬蓮,但又養不好,一片綠油油,還可能「攤大餅」,紅袖教你養,只要做好4個方面的養護,花盆「裝」不下,越養越喜歡。
選擇適合藍姬蓮生長的種植土壤
藍姬蓮屬於長得慢的多肉品種,而且抗旱能力比較強,因此在配置土壤的時候,不要隨意挖點土就拿來種植藍姬蓮,還是要選擇疏鬆、透氣、排水性好、稍保水的土壤,即便遇到雨天,也不用擔心會有積水而造成爛根或者黑腐。
所以,給藍姬蓮配置土壤,建議顆粒土多一點,大小都有,這樣的話,顆粒之間的空隙小,有利於藍姬蓮根系「抓握」土壤,會長得更好。鋪面選擇5~8mm的顆粒即可,太大的話會貼著矮生的藍姬蓮葉片,容易引起腐爛。
充足的光照環境決定著藍姬蓮的品相
藍姬蓮喜歡光照充足的環境,也能耐半陰環境,但是長期將藍姬蓮擺放在半陰環境下,葉片會攤開,葉片稀疏,品相會讓人「嫌棄」,光照充足的環境更適宜藍姬蓮生長。
不過,夏季高溫期要注意通風環境,並且適當遮陰,有利於藍姬蓮度夏。冬季的光照比較柔和,把藍姬蓮擺放在全日照下,會株型緊湊、葉片聚攏,不會出現徒長,而且會讓藍姬蓮的葉片顏色更美。
澆水要遵守「不幹不澆」的原則
藍姬蓮比較耐旱,即便忘記澆水,土壤很乾燥,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澆水太多反而會讓藍姬蓮徒長,株型變醜。因此,給藍姬蓮澆水可以遵守「不幹不澆」的原則,不過,每次澆水都要徹底澆透,不能澆半截水或者空心水。
夏季高溫期,藍姬蓮生長緩慢,適當地控水,並且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即便露養,稍微遮陰,藍姬蓮也能安全度夏。
對於要不要遮雨,看藍姬蓮的長勢,若植株健壯,通風環境好,也可以不用遮雨,如果遇到連續陰雨天氣,還是遮雨為好,避免盆土長期太溼,發生黑腐或者爛根。
另外,如果冬季養護藍姬蓮的溫度低,要控制澆水量,不但可以讓葉片聚攏起來,也避免徒長或者爛根。北方室內有暖氣的話,只要光照充足,正常澆水就行。
施肥要‘薄肥勤施’
雖然藍姬蓮耐貧瘠,但是時間久了不換盆土,土壤的肥力會下降,沒有養分供給給藍姬蓮生長,植株雖然也會生長,但是葉片的大小、厚度,以及生長速度都會受影響,甚至也可以說抗病蟲害的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
因此,紅袖在種植藍姬蓮的時候,都會給土壤中混合適量的緩釋肥,這樣即便半年不施肥,也會有肥力的,然後半年以後再在盆面撒適量的緩釋肥,或者埋在花盆邊緣也一樣有效果。
初養藍姬蓮的時候比較膽小,生怕施肥發生肥害了,其實只要「薄肥勤施」,施肥濃度低,施肥週期長,除了給藍姬蓮盆土裡撒緩釋肥之外,也可以定期給它澆灌某多多一號,這樣即便二三年不換盆土,只要盆土不板結,藍姬蓮也一樣正常生長。
給藍姬蓮澆灌液體肥,紅袖一般按照1:800或者1:1000的濃度,每個月在盆土乾燥的條件下進行浸盆,根據花盆的大小,和土壤的吸水程度,浸盆的時間不同,一般浸盆15分~30分鐘左右,讓土壤充分溼潤,也讓根系吸飽水分。
藍姬蓮的養護環境通風差,澆水太多或者淋雨後通風不好,都很有可能引起黑腐病,紅袖建議新手花友在養護藍姬蓮時,尤其在進入夏季之前,給藍姬蓮噴施滅菌藥物,預防發生黑腐病。(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