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觀音葉片青翠,在種植過程中注意這5個方面,避免發生黃葉
滴水觀音葉片青翠,還有清晰的葉脈,擺放在室內或者客廳,清新養眼。但是滴水觀音植株的汁液、果實,以及葉片滴下來的水滴均有毒性,家庭種植時,儘量擺放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或者告誡孩子誤食滴水觀音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以免誤食。
滴水觀音整株皆有毒,室內不能養?別危言聳聽!室內盆栽要做好7點,觀賞價值高
滴水觀音在種植過程中,很容易發生黃葉,那如何避免滴水觀葉黃葉呢?分享一些個人觀點。
種植環境的光照不適宜滴水觀音生長,從而發生黃葉現象
滴水觀音喜半陰環境,葉片怕強光暴晒,光線太強,會灼傷葉片,造成黃葉;但滴水觀音也不能長期擺放在光線陰暗的環境中,否則滴水觀音的莖葉會徒長,造成植株厚實的葉片倒伏,影響觀賞價值。
因此,滴水觀音適宜擺放在散光處或者光線明亮的地方種植,夏季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冬季光線柔和,可以全光下栽培。
澆水不當,造成滴水觀音發生黃葉現象
.滴水觀音喜溼潤,但是怕積水。滴水觀音的種植土壤太乾或者太溼,都會影響到植株的生長,甚至造成爛根,發生黃葉。
滴水觀音的生長溫度在20℃~30℃,即夏季是滴水觀音的生長期,這個時期保持盆土溼潤;秋季溫度下降,減少澆水量,保持盆土微溼;當冬季種植溫度低於15℃時,滴水觀音會進入休眠期,保持盆土微幹即可,以免盆土太溼造成爛根;春季隨著溫度的升高,塊莖慢慢復甦開始生長,不要澆太多水,保持盆土微溼。
當盆土澆水太多,滴水觀音的葉片會滴水,這個水是有毒的,儘量不要去直接觸碰。
溫度不適於滴水觀音生長,發生黃葉
夏季時,當溫度高於30℃時,空氣悶熱,滴水觀音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滴水觀音不耐寒,當冬季低於10℃時,滴水觀音容易發生凍害。當種植環境溫度太高或者太低時,都會影響滴水觀音的生長,造成葉片顏色發黃。
夏季溫度太高時,將植株擺放在通風環境良好的地方栽培,冬季溫度太低時,採取保暖措施,晚上給花盆套上塑料袋以達到保溫措施,並遠離窗戶口或者透風的地方,白天擺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栽培,避免滴水觀音發生黃葉。
通風環境差或者空氣過於乾燥,造成滴水觀音發生黃葉
種植滴水觀音的環境要求通風良好,通風環境差,即空氣流動性差,滴水觀音無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葉片會發黃;因為滴水觀音的葉片寬闊,葉片碧綠,對空氣溼度要求比較高,當空氣過於乾燥時,葉片生長緩慢,而且葉片因缺少水分會發黃,影響觀賞性。
種植滴水觀音要創造良好的通風環境,並且在空氣乾燥時經常向周圍環境,或者葉面噴水進行保溼,讓空氣溼度在70%以上為佳,更有利於滴水觀音的葉片生長,葉子會長得更寬闊。
植株缺少養分或者發生肥害,都會造成滴水觀音發生黃葉
滴水觀音生長力旺盛,對養分的需求還是蠻多的,當植株缺少養分時,會出現「營養不良」,發生黃葉現象;當給滴水觀音施肥過勤,濃度過高時,會損傷到植株的根系,造成黃葉,甚至乾枯死亡。
滴水觀音施肥應遵守「薄肥勤施」的原則。在5月~9月份,每個月施1次稀薄肥液。施肥時,氮磷鉀肥要均衡,氮肥可以讓葉片生長得更美,鉀肥可以讓莖部生長得更結實,不容易發生倒伏。
根據以上內容,個人覺得種植滴水觀音注意以上5個方面,便可以輕鬆避開滴水觀音發生黃葉現象,讓滴水觀音的葉片生長得碧綠寬闊,葉脈更清晰,顏值更高。
本文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