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澳大利亞,這片擁有壯麗自然風光的國度,卻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仙人掌的泛濫。這種看似堅韌頑強的植物成為了澳大利亞人的頭疼之源,他們不得不展開一場艱難的反擊。

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天然色素備受推崇,追求安全和純淨色彩的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天然植物提取的色素。胭脂蟲正是其中原料之一,它能夠提取到鮮豔且豐富的紅色。因此,胭脂蟲染料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成為人們追求自然和優質的選擇,也就是說,你用的口紅、眼影等化妝品中的色素就是從胭脂蟲身上提取的。

不過,胭脂蟲染料的供應量一直是個問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上個世紀一些英國殖民者在澳大利亞大規模種植仙人掌,希望能夠培育出足夠的胭脂蟲。但是,胭脂蟲卻不「認」這個宿主,水土不服,根本無法存活,仙人掌卻在這片土地上的適應能力很強,於是它們搖身一變,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毒瘤」。

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仙人掌以它自身耐旱和適應力強的特點,在澳大利亞的沙漠中蔓延生長。它們不僅能有性繁殖,而且還能通過根莖的無性繁殖快速擴張。只需一小塊殘留的根莖,仙人掌就能在短時間內重新興盛,人們無法控制仙人掌的快速繁殖,也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澳大利亞人採取了各種手段剷除,希望能夠遏制仙人掌的泛濫。最初,他們嘗試了物理方法,動員全民刨土挖根、用火燒、刀砍,試圖將仙人掌完全清除。但是,仙人掌就像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的種子通過鳥類傳播,迅速在澳大利亞各地紮根,物理方法的效果甚微。

隨後,人們使用除草劑進行消滅仙人掌。然而,這種方法並非解決之道。除草劑對植物的毒性不僅會對仙人掌造成傷害,還會對周圍的生態系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付出巨大代價的同時,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在這個看似無望的局面中,一群看似渺小的蛾子走上了「舞臺」。澳大利亞決定引入一種以仙人掌葉片為食的蛾子,希望能夠藉助這些天敵來控制仙人掌的數量。這種蛾子適應了澳大利亞的環境,並以仙人掌為主要食物源,使得仙人掌的生長受到了限制。

經過短短七年的時間,仙人掌在這些天敵的噬食下大幅減少。這一結合了生物控制、化學和物理手段的反擊戰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雖然這場消滅仙人掌的反擊戰耗資了三億英鎊,但相比仙人掌帶來的破壞和經濟損失,這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為了紀念仙人掌的勝利,澳大利亞人民特意建立了一座紀念堂。紀念堂的設計獨特而富有創意,象徵著人們為了保護這片土地而付出的努力。它成為了澳大利亞人民團結抗擊自然災害的象徵。

仙人掌的泛濫與反擊戰給澳大利亞人敲響了警鐘,讓他們認識到生物入侵的嚴重性和挑戰。他們深刻意識到保護本土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並加強了對其他入侵物種的監測和控制。通過這次經歷,澳大利亞人更加珍視自然資源,同時也學會了在保護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之間尋求平衡。

24億都剷除不了的非洲「毒草」,入侵澳大利亞,為啥敗給了一群蛾子?

仙人掌氾濫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但澳大利亞人已經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他們明白,只有通過持續的努力和綜合的措施,才能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這場與仙人掌的鬥爭也成為了他們守護家園的一部分,書寫著澳大利亞人與自然界的故事。

相關搜尋

沾土就氾濫的「入侵植物」
中國曾有哪些物種入侵?
它是「一級入侵植物」
最有趣的「入侵」植物
卻被列為「入侵植物」
1遍控制2遍徹底剷除
立馬連根拔起及時剷除
難以根除的入侵植物
16種危險入侵植物
能剷除50多種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