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80多歲老人,在房前屋後種滿一種花,香氣滿院,浪漫又愜意
剛才翻相簿的時候,看到媽媽傳給我的照片,鄰居家80多歲的老奶奶家院子裡擺滿了花,有一些居然叫不上名字。媽媽說,老奶奶在房前屋後種了很多月季。看著那些花兒,很想有一天自己也擁有一片園子或者一個院子,也種很多很多的花兒,花開的時候,擡頭看花,低頭聞香,日子一定很愜意。
老奶奶種植的那些花兒中,更喜歡的是月季花,不管是地栽還是盆栽,各有特色,都很美,是吧?你看,奶奶都能把月季種得這麼好,而且老人不會玩網路,沒有人教她怎麼養,所以我們養不好月季,大多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光照
月季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種植環境光照太差,月季的枝條會長得細弱,影響花芽分化,造成開花少,而且花色暗淡無光澤,降低觀賞性。
相比地栽月季,老奶奶家盆栽的月季有點遜色,院子裡因為房屋的遮擋,每天只能晒3~4個小時的太陽,地栽月季屬於「虐」型,沒有遮陰,只有下午四點以後才慢慢沒有光照。
所以,不管是盆栽月季,還是地栽月季,都需要種植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更有利於生長和開花,而且花團錦簇,花色嬌豔欲滴,美不勝收。不過,光照強烈時適當遮陰,可延長花期。
澆水
有花友說,月季花耐旱,一週澆1次水即可,不由得想「反駁」,無論給什麼植物澆水,都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來決定澆水量。月季花也是一樣的,盆栽要比地栽需水量更多一些,土壤過於乾燥,會損傷月季花的根系,不利於生長。
老奶奶說,老家雨水比較豐厚,除了冬季之外,雨水不斷,所以不怕乾旱,就怕水澇。她在地栽月季花的根系周圍培上土層,看起來地勢高一些,而且還挖了一道淺排水溝,有積水的情況下,水流也不會聚集,造成水澇。
所以,盆栽月季在生長季節,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盆土微乾的時候,補充水分,而且空氣乾燥時,經常給葉片噴霧保溼,以免葉片缺少水分而發黃。地栽的月季相對需水量要少一些,但是葉子出現萎蔫的時候,也要及時澆水。
施肥
月季花喜肥,對養分需求較多,長期不施肥,或者缺少養分,月季花生長緩慢,花朵小而少。施肥濃度過高,施肥過勤,又會發生肥害。
老奶奶分享了她種植的月季花之所以花團錦簇的經驗:她從養奶羊的鄰居家要了幾筐羊糞,在門前的空地上,一層土後一層羊糞,堆成堆,在最上邊又蓋了一層土,拍緊實,等幾個月之後,將羊糞堆翻一下,再進行腐熟。幾個月之後,就一鐵鍬一鐵鍬地撒在月季花根系周圍,上邊蓋上土,算是施肥了。
請問哪位月季花大神能不能介紹一下哪些月季花開花又大又漂亮的那種?
所以,月季花在生長期的時候,10~15天左右施1次稀薄肥液即可,氮肥可以多一點。從孕蕾的時候開始,主要以磷鉀肥為主,促進花蕾和花朵,以及花色。施肥時,濃度宜淡不宜濃,以免損傷根系。當然,要是有羊糞肥更好,肥效長,肥力強。
修剪
不管是地栽的月季花,還是盆栽月季花,都需要修剪,細弱枝、櫱芽,以及不開花枝條,都要進行修剪,既促分枝,又能讓主幹枝長得更粗壯,抗寒性更強。
提到月季花如何修剪,老奶奶在視訊裡笑著說,她哪裡懂什麼修剪,每年開完花之後,都會進行短剪,長得太高不好看,而且冬天還容易凍死,把那些細枝條都剪了,冬天在北方遮擋一下風,露天過冬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月季花在生長期修剪,是為了促進更多分枝,可以開更多花,在孕蕾期修剪,相當於疏花的作用,可以集中養分,讓花朵更大。
病蟲害
月季花一定要預防病蟲害,葉片受損或者受到病蟲害的危害,都會影響月季花的正常生長。我種植的天鵝古董白色月季,一直深受白粉病的「糾纏」,半年了,沒長几個筍芽,還差點成了「光桿司令」。
月季花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可以噴灑藥物託布津溶液,或者將整個植株用透明塑料袋蒙起來,留好透氣孔,擺放在太陽底下暴晒,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白粉病的病菌會滅亡,白粉病消失了。月季花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刺蛾,可以噴灑酒精,等葉子幹了之後,大水沖刷植株,也可以噴灑氧化樂果乳油溶液滅蟲。
養護月季花的時候,大水大肥是不是能讓月季花長得更茂盛?為什麼?
種植月季花,做好以上5個方面,你也能種出80多歲老奶奶家一樣的花園或者盆栽,為你的生活增姿添彩,花香滿「園」。
圖文由「花田紅袖」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