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養不出「果凍色」的多肉,記住3個關鍵點,你也可以
養護多肉,花友們都是覺得室內不適合養多肉,養不出「果凍色」,露養環境下的多肉生長更旺盛,顏色更漂亮。
通常我們認為室外露養的多肉是這樣的顏色(無濾鏡):
這樣
再不濟也是這樣
而室內養護的多肉是這樣(無濾鏡):
或者這樣
相比較,室外露養的多肉比室內養護的多肉顏色更漂亮,但是,這不代表在室內養不出「果凍色」的多肉,紅袖覺得只要記住3個關鍵字:土、光、水,室內一樣能養出漂亮的多肉。
土:配土要疏鬆透氣、排水性好,是養好多肉的基礎
記得剛迷上多肉植物的時候,紅袖對配土方法很是迷茫,於是,各種請教大神的配土方法,也網購了不少多肉專用土,說真的,現在轉身看看,當初浪費了不少銀子,還沒把多肉養好。
為什麼呢?因為即便照搬了大神的配土方法,紅袖的種植環境不同,花盆的大小、材質,以及澆水頻次不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大神的配土方法並不適合紅袖的養護環境,還是失去了很多盆多肉。
所以,紅袖覺得,養護多肉,還是得根據自己的養護環境、花盆的材質來配土,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多肉的種植土壤一般主要由泥炭土、椰磚、煤渣、蛭石、珍珠岩等,還有各種顆粒土混合配土,要是想偷懶,直接購買多肉專用土也可以,但是紅袖覺得還是自己動手配土比較好,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養護環境的土壤,便是養護多肉成功了一半。
光:適度的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長,是養好多肉的前提
光照對於養好多肉來說至關重要,沒有光照,多肉徒長、攤大餅、穿裙子,顏色綠油油,完全沒有呆萌感,會有人喜歡嗎?所以,也可以說光照是養好多肉的前提。
我們都知道,室外的光照強度要比室內大很多,但不一定室外的光照就有利於多肉的生長,當光照的紫外線太強,會晒傷多肉的葉片,反而影響觀賞。
有些多肉在強光下葉片的顏色要比多肉本身顏色深很多,實際上,這樣的顏色並不是多肉的本身顏色,只是太深的顏色是為了保護葉片,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養出「果凍色」是不可能的。
當然,並不是說露養環境下養不出「果凍色」的多肉,而是減少光照強度,拉上遮陽網,也可以養出美美的多肉。
在室內養護多肉,很多花友覺得隔著玻璃的光照經過折射,光照會差很多,實際上,光照穿過玻璃只是光照強度減弱了而已,並不是穿過玻璃的光照對多肉生長沒有作用。
既然光照隔著玻璃強度減弱了,那麼可以通過增加光照時長來滿足多肉對光照的需求,將多肉擺放在朝南或者朝東的位置養護,光照時間長,也會養出好狀態來。
水: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是養好多肉的核心
在室內養多肉,優點是養護環境穩定,只是會受到溼度和溫度的影響,不像露養時,要受到雨淋、降溫的影響,甚至更惡劣的氣候,造成多肉發生黑腐、化水等。
因此,單單從環境穩定性來說,紅袖還是偏向於室內養護,起碼多肉是處於一個恆定的環境內,這對於多肉的生長來說是有利的一面,不用擔心凍傷,只是在養護過程中掌握好溼度即可。
環境不好養多肉用大盆?是想一年四季對著一片「青菜」?快換盆吧
養護多肉,我們都知道「控水」,簡單地來說就是盆土不幹不澆,尤其是配土的時候選擇保水性好的介質,通風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更是要控制澆水,避免多肉徒長,甚至爛根。
給多肉澆水的週期和澆水量是自己掌控的,在不斷地摸索中,瞭解多肉的習性,掌握澆水規律,就不怕養不好多肉了。
紅袖有位陽臺黨朋友,養了上百盆多肉,2年以來,聽到更多的不是多肉變美了,而是澆水的問題,因為她覺得室內通風環境有限,每次給多肉澆水都是澆「一口水」,不然盆土太溼了,會爛根。
養多肉桃蛋容易犯「四大忌」,記住教訓,及時改正,才能養得「肥嘟嘟」
你們覺得她的做法對嗎?每次紅袖都很無奈地告訴她,只要盆土乾燥了,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透,要是隻澆「一口水」,不如不澆。
為什麼說一定要澆透水呢?因為多肉的根系具有「向水」的特性,只是盆土表面溼潤了,根系會努力地尋找水分,朝上生長,所以,只有每次澆透水,根系才能正常生長。
其實,只要養護環境通風好,花盆和土壤透氣性好,即便是澆透水,多餘的水分也會流走、蒸發掉,並不會因為澆透水而發生爛根。
當然,也有可能是盆土透氣性差,土壤板結,通風環境差,澆水之後水分蒸發慢,澆水太勤,久而久之會造成爛根。
因此,養護多肉,種植土壤、通風環境,和澆水量都很重要。
想要在室內養出「果凍色」多肉,主要還是得從土壤、光照,以及澆水這3個方面著手,摸索出適合自己養護環境的方法,一樣可以養出美美的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