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花友看過來:君子蘭爛根的3個原因,3種判斷方法,3種快速生根法,都在文中了
君子蘭可謂「家喻戶曉」的花卉了,在養花大神眼裡,君子蘭幾乎不用管都能生長得很好,但是在新手眼裡,仍然狀態百出,爛根、黃葉、長得七扭八歪等等,而君子蘭爛根導致的生長不良成為常見問題。
紅袖在這篇文中會羅列君子蘭爛根的3個主要原因,還有不用挖出來便能判斷出君子蘭是否有爛根現象的方法,以及爛根的君子蘭如何快速生根的方法,供花友參考。
君子蘭爛根的主要原因
根系是植物的生存根本,根系長勢不好、根系腐爛,都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甚至會出現萎蔫、黃葉、死亡。君子蘭爛根的主要原因有3個:
澆水不當:君子蘭的肉質根系有儲水的功能,比較耐旱,澆水太多或者淋雨太多,盆土長期處於溼潤狀態,很容易造成根系腐爛。
君子蘭耐旱,不等於一個月都不用澆一次水,盆土長期處於乾燥狀態,根系長期吸收不到水分,也會乾枯,而且土壤太乾燥,不利於萌發新根,這樣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君子蘭的生長狀態,出現葉片發黃、枯萎。
發生肥害:君子蘭喜肥,但是施肥過於頻繁,或者施肥濃度太高,都容易造成君子蘭的根系發生肥害,出現爛根等情況。
還有些花友喜歡給君子蘭的花盆底部放沒有腐熟或者沒有完全腐熟的自制肥或者其它肥料,造成肥料在腐熟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燒根,影響君子蘭的生長。
種植太深:君子蘭在種植的時候,把假鱗莖埋進土壤中,即種植得太深了,在養護過程中,澆水後假鱗莖周圍的土壤是溼潤的,很容易造成底部的葉片腐爛,引起根系腐爛。
當種植時把假鱗莖露出土面太多,隨著日積月累地澆水,花盆中的土壤下沉,假鱗莖裸露得越多,這樣不利於萌發新根,在老根系新陳代謝乾枯後,沒有新根系,也會造成腐爛。
君子蘭出現爛根的判斷方法
養護花卉植物時,如果能儘早觀察到異常,及時補救,降低損失,再好不過了。但是我們又不能三天兩頭把它們挖出來檢視根系的情況,只能通過外在的異常去發現問題了。
當君子蘭出現爛根時,異常通常表現在這3個方面:
植株的穩定性變差,很容易晃動:健康的君子蘭根系會深深紮根在土壤中,植株的穩定性很好,即便輕輕搖晃也會「紋絲不動」,當君子蘭的植株輕輕搖晃一下,鱗莖處會有移動,很有可能是君子蘭出現爛根了,抓著土壤的根系腐爛後「鬆開」土壤,才會晃動。
君子蘭春天這樣澆水,葉子綠的流油,葉片肥厚品相好,花箭嗖嗖竄
因此,輕輕搖晃君子蘭植株,是判斷根系是否正常的主要方法之一。
葉尖變軟、發黃:當君子蘭的葉尖變軟、萎蔫,並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發黃,而且不止一片葉子在發黃時,君子蘭出現根系腐爛的概率較高,需要及時脫盆補救。
生長緩慢,葉片異常:君子蘭根系腐爛的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依然會生長,只是生長速度很慢,短時間內可能會覺得它壓根沒長。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君子蘭剛長出來的葉片變薄、變窄、沒有紋路時,也要檢查一下是否是因為根系腐爛引起的異常。
君子蘭快速生根的方法
當君子蘭出現爛根的跡象,最好是把植株從花盆裡「提」出來檢查根系是否有腐爛跡象,當發現君子蘭爛根後,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修剪掉腐爛的根系,直到露出健康的根系。
如果君子蘭的根系腐爛得比較嚴重,修剪之後根系澆水,甚至沒有根系時,在上盆之前可以採取快速生根的方法,讓君子蘭長出新的根系後再上盆,更有利於君子蘭服盆、生長。
利用河沙做生根介質:河沙疏鬆、排水透氣性好,而且保水性也很好,很多花友都喜歡利用河沙來栽培花草,尤其用於扦插繁殖,成活率高。
利用河沙來給君子蘭生根,將腐爛的根系清理乾淨之後,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一下,或者給傷口抹上木炭粉,晾乾傷口再利用河沙生根。
為了安全起見,將河沙用開水或者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滅菌處理,再進行扦插生根,避免受到病菌感染,造成根系腐爛。用河沙生根,基本上2個月左右便能長出大白根進行移栽了。
利用椰殼做生根介質:曾經看到有位大神利用椰殼養護君子蘭,自己製作肥料灌澆,看起來君子蘭的長勢很好,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還是不要嘗試這種方法,畢竟用椰殼養君子蘭,主要還是靠根外追肥供給養分,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君子蘭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但是,利用椰殼給君子蘭生根卻是很不錯的選擇,椰殼排水透氣性好,澆水之後多餘的水分會流出盆底,又能保持一定的溼度,利於君子蘭生根。
利用赤玉土做生根介質:赤玉土營養豐富,很乾淨,不用滅菌,可以直接拿來使用,而且赤玉土呈微酸性,很適宜君子蘭的生長,因此,利用赤玉土來幫助君子蘭快速生根,不會比前2者差。
選擇赤玉土時,儘量選擇1-3MM的規格,顆粒小,植株會與赤玉土緊密貼合,有利於生根。
有關於君子蘭爛根的主要原因、判斷方法,以及君子蘭快速生根的方法,你學會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不同看法,我們一起討論,養好君子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