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養花,不澆3種水,不放3個地方,黃葉變綠葉,一直長得旺!
冬天盆栽花草,一定要時刻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溫度,絕大多數花草都喜歡生長在溫暖的環境,當溫度低於5度或甚至低於0度的時候,就一定要搬入室內養護,注意保暖,否則很難看見春天的太陽,很容易只剩空盆!
冬天養花,不澆2種水,不放三個地方,黃葉變綠葉,一直長得旺!
冬天養花,除了要關注溫度之外,還需格外注意澆水的問題,因為冬季的溫度畢竟很低,有時候一旦澆水不當,過多過少或澆水的時間不對,就容易引起花根損傷,也就會表現在枝葉上,出現黃葉落葉枯萎或不開花的情況。而且,盆栽擺放的位置不對,也是引起黃葉落葉的原因之一。
因此,冬天盆栽花草,在做好保暖工作的前提下,也要注意,不澆三種水,不放三個地方,可以使盆栽一個冬天綠油油,一直長的旺!
第一,不澆剛接來的自來水
剛進來的自來水當中,含有大量的漂白粉和氯氣,不適合直接澆入花盆中,容易導致盆土板結,而且剛接來的自來水溫度都比較低,容易損傷花根。
所以建議提前接自來水儲存起來,至少放置一夜,與室溫一致之後,再澆入花土裡,不容易長黃葉,一直綠油油!
第二,未完全發酵好的肥水不能澆
很多朋友喜歡自己發酵肥水,其實,發酵肥水並不是一種非常簡單的事,發酵肥水有難聞的氣味,同時,很難確保肥水是否完全發酵。
如果使用了未完全發酵的肥水,澆入花土中會繼續發酵,產生熱量之後傷害花根,造成肥害,引起腐爛,會出現葉子發黃,不開花的情況,所以未完全發酵好的肥水不能澆。
如果沒有足夠的發酵肥水的經驗,建議不要自制肥水,還不如直接購買化肥,幾塊錢一袋,方便省事效果好!
第三,溫度低時不澆水
冬天養花,給花澆水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如果室內的溫度能達到20度以上,隨時都能澆水,如果是室內的溫度較低,建議選擇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之間澆水,以防溫度過低,刺激花根引起凍傷。而冬天具體幾天澆一次,就要看水分蒸發快慢了,澆水之前多摸摸土壤的溼度,就很好判斷是否需要澆水了!
那麼,不能放哪三個位置呢?
第一,電器上
電器上會產生一些熱量,這些熱量吹散到葉片上,葉子會發黃,傳遞給花根之後,花根長不好也容易出現腐爛,造成整體長勢不良,以後也會萎靡不振,生長狀況越來越差,所以不能擺放在電器上!
第二,視窗旁
雖然說絕大多數花草都是喜光的,但不能夠直接擺放在視窗旁邊,因為視窗旁邊是有冷風的,這些冷風吹到葉片上,細胞的活性變差,合成葉綠素的能力也會降低,這樣就會導致葉子發黃或偏黃,不利於生長!可放在距離視窗一米左右的位置。
發財樹掉葉子,葉子上有白色粘性的東西,枝梢發芽以後發黑且不再生長新的葉子,是什麼原因?
第三,廚房
廚房裡的煙霧較大,如果把盆栽放在廚房的話,油煙落在葉片上,會影響葉片細胞的呼吸,堵塞毛孔,合成葉綠素的能力變差,葉子會逐漸發黃,放一兩天可能沒有察覺,時間長了,黃葉子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