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常見生理性病害,你認識幾種?
花卉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因環境條件不適應所引起的病害叫生理性病害。如營養物質不足可引起植株矮化及失綠;土壤過鹼或過酸可造成植株衰弱,葉片枯焦;水分過多,根系呼吸受到障礙會引起腐爛,植株枯黃等。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下花卉常見的生理性病害有哪些?
1、葉片變色:
葉色變淺或變黃色、白色,或產生紅色、黃色或紫色斑點。營養元素不足常常引起植株葉片變色,如植株缺鐵,新葉黃化。缺磷和鉀,葉片失綠、枯萎。缺錳,葉肉黃化並形成黃色小斑點;葉片受寒害後,葉面常有褐色斑、白色、黃色斑點或壞死斑。越冬植株葉片常出現該病症;日灼也易造成葉片黃褐色斑點。
2、葉尖、葉緣枯焦:
光照太強或澆水過多或空氣太乾燥易導致幼葉葉尖枯焦;如果幼葉正常,老葉葉緣枯焦,是施肥太多或澆水不當造成的。
3、葉子邊緣捲曲:
空氣過度乾燥引起葉子邊緣捲曲;由於光照不足、空氣乾燥等原因易引起葉子細長、脆嫩,邊緣發黃變焦而脫落;植株下部葉片捲曲,新生葉片長不大,是光照過多造成的。
4、壞死:
日灼或幹早常造成植株區域性壞死,產生枯死斑點,葉片出現棕色斑或棕邊現象,北方春季剛出室的白玉蘭、米蘭、含笑等花卉,新萌發的嫩葉上最易發生這樣現象;缺少營養元素硼也會使嫩葉基部腐敗壞死。
5、落葉、落花和落蕾(果):
溼度、光照強度驟變會造成落葉、落花和落蕾(果);養分不足也會導致早落葉、落花和落蕾(果);花芽分化後,澆水不當,土壤溼度變化大,也易造成落葉、落花和落蕾(果);晝夜溫差過大時,容易引起落花和落蕾(果)。
6、植株孕蕾、開花少:
氮肥過多易造成植株徒長、孕蕾開花少;植株株型密閉,過密枝、重疊枝多,光照不均勻,影響花芽分化;不修剪或修剪不合理也易造成植株孕蕾開花少;肥料不足尤其是孕蕾期磷鉀肥少,也是導致孕蕾少的原因。
7、萎蔫:
植株澆水不足,枝葉萎蔫,幼葉變黃,葉尖呈黃褐色,下部葉片捲曲萎黃,嚴重的顏色變暗且逐漸黴爛或不斷脫落;相反,如果盆上積水,植株根系缺氧,影響呼吸作用和根系吸水,植株也會產生萎蔫。
8、矮化、徒長、小葉或小果:
缺少營養元素鎂、硫,植株會出現矮化現象;缺氮葉片、果實變小,但氮太多會引起植株的徒長;光照不足易引起枝條纖細徒長,節間較長、葉片瘦弱、大而薄、顏色發淡,澆水後葉片易萎蔫,新葉少而小,是多年未換盆或花盆過小造成營養條件和水分不足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