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病蟲害對農作物有什麼影響?應如何防治?
今年是
暖冬年,給
病蟲害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有一些病蟲越冬後
相比常年生存基數更大。
另外,今年氣候總體偏
向高溫高溼,較利於
病蟲害的發生,
廣大農民朋友要及時防治。

目前,北方冬小麥處於拔節至抽穗開花期,水肥需求增加,應根據墒情、苗情和天氣變化,合理灌溉、施肥,促進小麥幼穗分化;江淮、江南冬小麥陸續進入揚花授粉期;培育健壯個體和合理的群體結構,提高作物抗禦病蟲害危害的能力。堅持做好作物病蟲害的監測防治工作;要抓住有利時機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
長江中下游、華南等地注意加強油菜水肥管理,減輕低溫陰雨影響;響江南南部、華南等降水偏多地區注意及時清溝理墒,排溼降漬,並加強油菜菌核病的監測與防治。比如小麥赤黴病,它的特點是可防不可治,當前正是防治關鍵期,因此要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區,把握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時期,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制病害流行。

- 對高感品種,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如天氣預報有連續陰雨、結露和多霧天氣,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 藥劑品種可選用氰烯菌酯、咪鮮胺、戊唑醇、多菌靈、福美雙、枯草芽孢桿菌、井岡·臘芽菌等。
- 在赤黴病重發區,可選用丙硫菌唑、氟唑菌羥胺等新葯,要用足藥液量,施藥後3-6小時內遇雨,雨後應及時補治。如遇病害嚴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結束後,需隔5-7天再噴藥1-2次,確保控制效果。對多菌靈抗性高水平地區,應停止使用苯丙咪唑類藥劑,提倡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
- 赤黴病偶發區,可結合其他病蟲防治,在抽穗揚花期進行兼治。

最後,科學選藥很關鍵
科學選用農藥的關鍵在於選用對路農藥品種。當前市場上供應的農藥品種很多,但全部都是針對一種病蟲 或幾種病蟲有效,對不屬於其防治物件的病蟲種類是無效的,現在還沒有一種農藥對什麼病蟲都有效。所以,必須要農技人員諮 詢,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的種類選擇高效低毒對路藥劑,切不可盲目亂用農藥。
來源:中國氣象局、百度百科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