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度條件與病蟲害關係及調節,你可有了解,看看這裡吧
溫室、大棚內溼度環境與室外貼地氣層的溼度環境相差很大。由於植物體與土壤內水分收支與露地有所區別,蒸騰量與蒸發量均為露地的70%左右。室內溼度的晝夜變化也不同,夜間室內空氣溼度高,植物蒸騰與土壤蒸發少,體內水分保持飽和狀態,植株挺拔;日出後接受了太陽輻射,室內氣溫上升,空氣溼度逐漸下降。實踐證明,溫室.大棚內溼度控制不當,是引起病害發生的重要原因。病害發生當然會因溫度不同而發生種種變化,但只有在溼度充足的情況下,病害才得以發生蔓延。所以溼度對於發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因子。

溼度與發病之所以關係密切,這是因為任何病原菌的孢子形成、萌發、侵染均需要相當充足的溼度條件。溫室、大棚內由於空氣對流不充分,內外氣流得不到交換,因此溼度往往較露地為高,特別是澆水後密閉的條件下溼度更高,發病也較多。如瓜類霜黴病的孢子囊,在發芽後產生遊動孢子,一般只有在水滴中才可遊動,然後再固定在黃瓜葉片上,長出發芽管,從氣孔侵入,因此黃瓜葉片上具有水珠是感染霜黴病的必要條件。

所以在溫室、大棚內早晨空氣溼度超過90%以上或因露水使葉面附有水滴,致使霜黴病發生。此外還有灰黴病、黑星病、葉枯病等都是在密閉高溼的條件下發病嚴重。溫室、大棚內如遇連陰天不放風,或因多陰驟晴的條件下,空氣溼度高並伴隨高溫,往往發病較多,容易使病原菌侵入作物體內,並進行繁殖,病害迅速上升。如瓜類一旦發病,在24小時內就能引起侵染,蔓延非常快,此病一旦發生會影響產量及採收期。溫室、大棚內蟲害雖不及病害嚴重,但是一旦發生,防治較為困難,由於溫室、大棚溫度條件容易滿足,所以蟎類發生特別嚴重。

1.溫室大棚內高溼的形成原因溫室、大棚內高溼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①在寒冷季節,夜晚為了保溫而不進行通風的條件下,常形成高溼條件,相對溼度可達90%一100%。②棚室壁面、屋面、窗簾內面的結露落在作物體上,使作物上有水滴,為病菌孢子發芽創造條件。
③由於作物體內的熱容量大,許多蔬菜的果實表面可結露。
④作物體本身可排出溢液(吐水)。
⑤「霧」的發生,散落在作物體上等都可增加溼度。

2.溼度環境的調節
對 棚室內溼度的控制,要根據季節以及棚室內的溼度狀況,蔬菜種類等進行有效地控制,要達到既防治病蟲為害,又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1)降低溼度的方法
①通風換氣降溼棚室內造成高溼的主要原因是密閉所致。為了防止棚室內溫度過高和溼度過大,在不加溫的棚室裡進行通風,其降溼效果非常顯著。一般採用自然通風,從調節通風口的大小、通風時間和通風口的位置來達到降低室內溼度的目的。_但是自然通風的通風量不易掌握,而且降溼不均勻。有條件的可採用強制通風,用計算通風機的功率、通風時間算出通風量,便於控制。

②加溫降溼在有 加溫條件的設施內,加溫也是調節空氣溼度的有效方法之一。設施內的空氣溫度高時,相對溼度就低,相反,溫度低時,空氣相對溼度就高。空氣相對溼度的控制還要依據蔬菜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溼度調節不僅要考慮蔬菜的同化作用,還要注意病蟲害發生、消長的空氣溼度臨界值。一般來說,保持葉片表面不結露,就能有效地控制一些病害的發生和發展。特別是在冬季,不允許通風的條件下,採用加溫降溼已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覆蓋地膜降溼設施內覆蓋地膜,可使地表水分的蒸發量大大減少,有效地降低了空氣溼度。如覆蓋前夜間空氣的相對溼度為95%一-100%時,而用地膜覆蓋後則可降到75%--80%。
④控制灌水量降溼按作物種類、發育階段及需水時間的不同,適量灌溉也可降低溼度,但一般需有效地通風換氣,才能降低空氣溼度。有條件的還可採用滴湘或地中灌溉,這樣既節約了用水,又減少了土壤蒸發,同時達到提高低溫和降低空氣溼度的雙重目的。

(2)加溼方法
設施內空氣溼度過於乾燥時,植物雖然能利用氣孔來調節蒸騰量,但這樣就必然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運輸,幹物質積累就很慢,最終甚至會造成植株的凋萎。為了設施內有適宜的空氣溼度,常採用加溼調節法。噴霧加溼法即在空氣流入的部位,設定用水淋溼的溼市,在另一側設定排風扇,利用風機的負壓使室外空氣流過表面積較大的溼簾,由於水分的強烈蒸發,一方面帶走了大量潛熱,從而降低了空氣自身的溫度,同時也達到增加溼度的目的。通過溼度調節,使棚室的相對溼度保持在白天50%--60%,夜間80%-90%,既能滿足蔬菜的需要,又不易誘發病害。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實際情況來為大家解惑。創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