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入門先懂土:一次瞭解8種栽培基質,盆栽用土大不同
在盆景園藝養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講「栽培介質」這一名詞,在許多的盆友看來,栽培基質無非就是土壤混砂之類的簡單的概念,其實不然。
「栽培介質」具有固定植株、為植物提供根系適宜的生長環境、供應水分、養分等各方面的作用,是植物栽培的根本。
就簡單的以花木類植物為例,如果在栽培過程中,沒有選擇適合的介質,或是介質選擇不當的情況下,植物很可能無法獲得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性;另外土壤介質在長期的使用或多次反覆使用的情況下,其內部的物理及化學性質都會逐漸改變、劣化,最終都會從使得植株的根系發育不良,從而進一步的影響到植株地上部位的莖葉生長狀況,直接影響植株的生長健康。
市面上有許許多多的培養基質,應該如何選擇?今天整理的這8種常見的栽培介質,可供盆友花友們作一個參考。
田園土
就一般的栽培用土而言,我們大多會以田土、壤土為主。田土一般都以偏酸,混合後適用於各種植物。透氣性保溼度還行,混以穀殼河沙之類,效果都不錯,是常見的栽培用土。

但對於居住於城市的人們來說,居家栽培想要取得此類土壤並不太容易,且這類土壤的重量及質地並不均一,比較難作為一般居家栽培主要介質使用。因此,具有良好通氣性、保水性、乾淨、質輕、又取得容易的栽培新型介質,成了園藝愛好者們的首選。
栽培土/培養土
通常情況下,市面上常見的栽培土都是將不同的栽培介質混拌而成。市面上的栽培土的種類繁多,組成比例也各不一樣,有些栽培土以椰殼纖維、或者是菇類栽培後的廢棄太空包為主,有些培養土的泥炭含量則比較高。在選擇時,不一定是含量越高越好,在選擇的時候,可以依照自己所栽培的植物種類進行取捨,另外培養土也可以再混合其它介質(如為了透氣性,加入蛭石之類),調配成更理想的介質使用。
泥炭土
泥炭土是一種長年埋於地層的植物炭化而成的有機的物質,呈棕褐色,質地疏,保水性和保肥力特強,通氣性亦佳。

最常見的是袋裝經壓縮的「粗屑狀苔類泥炭土」,這類泥炭土大多已經過酸鹼度調整,或新增少量的肥份,使之吸水膨脹後即可直接使用,遍用於業餘的家庭園藝栽培。也有一些未經酸鹼度調整的泥炭土,可以給專業栽培者更多的選擇空間,經自行調整後再做使用。
泥炭土除了可以單獨使用外,還可以以適當的比例和其它栽培介質如蛭石或珍珠石混合,或跟長年多次使用的盆栽舊土混合重新使用,可改有效善盆土的土質以供繼續使用。
蛭石

蛭石是經過高溫處理後的一種雲母礦石,呈多層片狀。蛭石質輕、孔隙多、且乾淨無菌,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氣性良好的特性。適用於播種、扦插等,也可與其它介質調配後使用。
珍珠岩
珍珠岩是由石灰石經高溫處理所得,呈多孔隙白色小顆粒狀結構的。珍珠岩的質地輕,但介質本身不能吸水,亦無肥力,利用的是顆粒表面以及粒子的間隙,沾附水份或肥料。其優點在於通氣性佳,和清潔無菌的特點。一般珍珠岩會根據顆粒大小進行區分級,一般顆粒小的排水性差一些,顆粒大的排水性較好,根據實際需求來選擇。

珍珠岩
對於種子萌芽期需要較低溫的植物種類,我們還可以根據珍珠岩介質呈白色反光不吸熱的特點,利用在此類植物的播種、扦插、以及土壤改良上,有較好的輔助效果。
澆水要注意:在以珍珠岩當栽培材料時,由於本身質地極輕,澆水時需要小心應對,如果採用灌水的方式,切勿急速的灌注,以免造成顆粒漂浮盆面、甚至隨水流失的情形發生。為防止這類情形的發生,可以利用較為緩和的盆底供水的方式對盆植進行補水(其它輕質地介質也可以參考通用)。
水苔
水苔是一種生長在高海拔森林地帶陰溼處的苔類植物,水苔本身富含纖維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氣性,是一種優良的栽培介質。

品級:採集晒乾後的水苔,經過分級處理就成為市面上常見的乾燥水苔。水苔的品級一般是以苔體的肥厚粗長、顏色淺米色、清潔且沒有枯枝敗葉之類的夾雜物的為上品,常作為國蘭、洋蘭等高階花卉栽培用到。

黃楊盆面上的水苔
相對品級質量較差一點的,可以用於一些比較便宜的蘭花栽培,又或者用於一些苗木運輸當中,作為保溼介質,或高壓繁殖時作為包覆之用。另外水苔的細屑也可以混合在其它介質之中,用做播種或做其塔栽培之用。
使用方式:水苔先要用清水將其浸溼之後再做使用,並且在栽培時應當注意經常保持介質適當的溼度,切記要避免水苔出現完全乾燥的情況。因為水苔一旦完全乾燥之後,要讓它再重新恢復吸水性,需要相較長的時間時間。再行補水很可能是外表溼潤而內部乾燥失水的情形,以至於植株失水而枯死。
蛇木
蛇木取自筆筒樹(娑羅樹)的氣根及枝幹,原木在加工成蛇木盆、蛇木板和蛇木柱等過程中,所產生的小塊與粗細屑,收集也作為栽培用的介質原料。(蛇木屑/蛇木板皆可做為無土介質使用)

蛇木板:蛇木板透氣性佳(看密度),在雨水多的地方或喜歡澆水的花友們就比較適合,具體使用還是要端看環境和人來調整。
蛇木屑:粗屑適合一般蘭花及觀葉植物;細屑小而長,不容易腐爛,且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與其它介質混合,能夠讓其內部空間交錯增加透氣性,常用於觀葉植物以及吊盆植物栽培。
使用方式:通常蛇木製品介質都沒有經過高溫處理,因此不能確保其潔淨無菌,在使用之前,可浸泡在水中3~7天左右,清洗後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清理介質附著的害蟲及蟲卵。
如果介質中有加入水苔、椰塊之類,水苔、椰塊也要泡水,水苔泡水至少三天,一天換一次水稀釋其中的漂白成份,椰塊含鹽成份也是一樣步驟泡水,雖是小事,但栽培的過程也別太偷懶,細節做的好,後期的風險就越小,另外利用蛇木板栽植的植株通常都是喜歡疏通透氣的,因此養護的時候要明白「通風才是王道」。
發泡煉石(陶粒)
發泡練石經特殊方法煉製燒結而成,外層紅棕色,質地疏鬆、輕,膨鬆呈石礫狀。發泡煉石具有無菌,無臭,保水性好,透氣性佳和持肥的特點,是比較優秀的介質。

水培及礫培均適用,尤其多被利用在底部無排水孔的室內植物盆栽,或用於需要排水需求高的植物,如多肉、仙人掌及蘭花。
使用方式:花盆底放大約半寸高的發泡煉石,然後再放入其它植料。萬一放多了水,也相對容易排走。可以有效防止植物積水,尤其是怕水的多肉類植物,積水會容易爛根。很多朋友因為放水放得太多導致植物爛根,若不放水 但泥土沒有沙石,沒有陶粒,又容易積水,也是植物壞死的主要原因。

每種植物的生理需求大不同,以上幾種基質的使用方式,可供大家參考,還有許多常見盆景栽培的土壤基質(如常用於五針鬆栽培所用的赤玉土),篇幅有限,改日再與盆友們分享。在栽培的過程中若能掌握選擇適當的栽培用土,相信你的園藝之路也會更加順暢。

集匠坊文章均在今日頭條首發,歡迎喜歡盆景的盆友們留言關注分享您的經驗和看法,@集匠坊與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