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繁殖技術有哪些?
<body>

(1)有性繁殖技術
有性繁殖技術是用種子繁殖的技術,以播種方式獲得,是植物的主要繁殖方式。如大部分一、二年生草花和部分多年生草花常採用種子繁殖,像矮牽牛、雞冠花、翠菊、一串紅等。
(2)無性繁殖技術
無性繁殖技術也稱營養繁殖,是利用花卉營養體(根、莖、葉、芽)的一部分進行繁殖而獲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嫁接、扦插、分生、壓條和組培等繁殖方法。
① 嫁接繁殖。將需要繁殖的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稱為「接穗」)移接到另一植物體(稱為「砧木」)上,使之癒合生長,形成獨立新個體的方法。常應用於木本花卉,如月季、桂花、梅花和玉蘭等。
② 扦插繁殖。利用植物營養體的再生能力,將其從母株上切取,在適宜的條件下,促使其產生不定芽或不定根,成為新植株,如蟆葉秋海棠、虎尾蘭和菊花等花卉採用該法繁殖。
③ 分生繁殖。利用植物的植株基部、根部產生萌枝或特殊變態器官的特性,人為地將植株的營養器官的一部分與母株分離或切割,另行栽植培養,形成獨立的新植株。常應用於多年生草本花卉和某些木本花卉,如春蘭、麥冬等。
④ 壓條繁殖。在枝條不與母株分離的情況下,將枝梢部分埋於土中,或把空中枝條包裹在能髮根的基質中,促使枝梢生根,然後再與母株分離,成獨立植株。常應用於木本花卉,如迎春、葉子花和紫藤等。
⑤ 組織培養。把植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在無菌的條件下接種到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置於玻璃容器或其他器皿內,在人工控制的環境條件下培養,獲得新植株,如蘭花、火鶴和鳳梨等。


來源: 光明網-科普中國